我不是铁杆棒球迷,但我很喜欢这项运动,直至今天,我对纽约扬基队仍情有独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无数次赢得过锦标赛和世界职业棒球联赛的奖杯;另一面他们体现了纽约这座城市的精神——不屈不挠、傲气十足和勇往直前。
然而,统领扬基队的教练乔?托尔更加非同寻常。在纽约的媒体飓风中,惟有他始终能保持平静,显得那么坚定、自信和值得信赖。
我对这位曾经三次被解雇的经理十分叹服。在这个比当美国总统更加催人老的行业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只是变得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他从不大喊大叫、大发雷霆,也从不在媒体前指责自己的队员。如果队员的情绪过于高亢,他会让他们平静下来。他更喜欢与每个人私下谈话,而不是公开的全体训话。
2001年6月,他在一次医院主管的聚会上提到:“我喜欢与人交流,喜欢一对一的沟通,我讨厌扯着嗓子喊。我喜欢摆事实讲道理。”
托尔为他的队伍,为纽约人赋予了很多意义,他的周围也聚集了一群类似的人,他们是讲究策略的实干家,而不是喋喋不休的空谈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梅尔?思托特尔迈尔。这位投手出身的教练,性格文静、谦虚。他和自己的老板一样,坚持妥善处理扬基队投手们的麻烦,而不是大放厥词或者草率行事。他与队员之间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只是媒体对此均轻描淡写而已。
和托尔一样,队员不单喜欢他,还信任他。队员们知道,他会为他们抵挡纽约媒体的穷追猛打。诸如德怀特?库登、迈克?汉普顿和安迪?佩蒂特等投手们都曾说过,假如没有思托特尔迈尔,他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事实证明,托尔和思托特尔迈尔是扬基队成功的强大动力,也是自1996年后,球队赢得每一次区赛、联盟赛和世界杯联赛冠军的功臣。
然而,与他们的棒球队成绩同样卓尔不凡的,是两人对待个人危机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决定把他们的事迹写在这本书里。
1999年和2000年,托尔和思托特尔迈尔都遭遇了比赢得棒球比赛头衔更大的麻烦。
两人都罹患了癌症,最初看起来,前景很不妙。思托特尔迈尔患的是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致命的癌症。托尔患的是前列腺癌中最可怕的一种,医生称之为“快速扩散的恶性肿瘤”。
无论何时,只要听到“癌症”这两个字,你定会不寒而栗。
这个词让所有人惊恐万分,一个大写的C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我清楚地记得,我母亲在被确诊患了脑瘤之前的好几年里,她就一直担心自己会患上癌症。
癌症最让人无助的不完全是这种病无药可救,还有临终前身体逐渐衰竭的痛苦煎熬。
对我母亲那种一直健康、精力旺盛的人来说,这个事实尤其残酷。那些原本让他们活力四射、超凡脱俗的能量一点点消失。最后,整个人成了靠仪器才能判断仍然活着的植物人,痛苦地熬过他们最后的时光。
实际上,心脏病和车祸导致的死亡人数比癌症更多,但癌症及其后果,对人们具有一种独特的心理威慑和恐吓。
癌症幸存者都发自内心地认为是捡了一条命。我知道,我就是这样想的。
哪怕是在患了多发性硬化症之后,我也没有一天不担心癌症复发。也许是何杰金病,也许是某种淋巴瘤。只要你随口说出一种癌症的名称,我都担心会成为其受害者。
没有一位癌症幸存者能够摆脱心底里那种恐惧的感觉——曾经发生的一切还会再次发生。
被确诊患上了癌症,明白自己的生活将从此彻底发生改变,本来就已令人伤心,但更糟糕的是你从事的还是一项抛头露面的工作。你无处躲藏;没有哪个僻静的角落可以躲开别人的视线,偷偷地哭泣;也没有地方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绪。
不得不处理私密问题的公众人物,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在私下处理好自己的麻烦或是熬过病痛,而且他们还要在许多人,有时甚至是在全国观众的密切注视下处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