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逢人兮欲语 第十三章(1)

步非烟传奇之大明宫 作者:娇无那


这一日,秦婕妤忽然差人来请我,我不知何意,让玉兰给我整一整妆容,小蓉给我披上一件缕金石静色银鼠披风,崔芸娘走了进来,看着玉兰和小蓉不在跟前时,忽道,“娘娘去南熏殿,若是听到什么闲话,只管听着便是,不须当真。”

我不知道崔芸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点点头,便领着玉兰和小蓉,向南熏殿慢慢走去。

已经是初冬时节,兴庆宫里一派萧瑟,天气阴沉沉的,寒意很重了。

“不知婕妤娘娘唤娘娘何事。”小蓉边走边说。

“宫中无聊,也许只是说说话罢了。”我闲闲地说。

“秦婕妤和何美人一向亲好,她们二人似乎跟林昭媛不大往来。”玉兰道。

在兴庆宫这些日子,从宫女太监口中,我对这三个嫔妃也略知一二了,听说都是因为在大明宫冒犯了某位正得宠的妃子,才被贬到兴庆宫,兴庆宫相当于一座冷宫,不过比冷宫略为自由些罢了,皇上也偶尔会到兴庆宫来,在某个娘娘的殿中住上一晚,三位娘娘所苦等的,就是皇上偶然到兴庆宫来的时刻,巴望着圣眷恩深,或者有回大明宫的一天,因此,都不免为这个偶尔之为而作长期的争斗。

我断不会卷入这种争斗之中去,现在我已经知道魏王有时会奉皇上之命,到兴庆宫来向一智大师请教佛事和一些国事,我巴不得一直待在兴庆宫,希望皇上把我遗忘了,我就能以清白之躯,久不久见上魏王一眼,我的心愿也就满足了。

那日在池心亭,惊鸿一瞥般地见了魏王,已然又过了半个月,我时时回味着那一面,恨自己惊慌失措,没有多跟魏王说几句话,多看他几眼。

我一头想着,不觉得行至龙池北边,瀛洲门已经在望了。忽然身后有人呼道,“妹妹欲何往?”

我回头一看,是林昭媛,带着两个宫女,从沉香亭那边袅袅而来。

我忙住了脚步,笑着行着礼,“给姐姐请安,我正要到南熏殿去。不如姐姐一同前往,人多也热闹些。”

林昭媛身披刻丝貂鼠昭君大氅,益发显出一张秋月般的脸儿,她满面春风地看着我,含笑道,“这个热闹我就不去凑了,我刚刚走了一圈,身上也有些乏了,且回去歪一会,妹妹有空,到大同殿说话。”

我口里应着,“只要姐姐不嫌烦,我明天午后到姐姐那儿去。”

“极好,我备好果点,妹妹一定要来啊。”她说毕,由宫女搀着,径自向大同殿走去。

“林昭媛似乎有什么喜事似的,瞧她一脸的春风。”小蓉笑道。

“在兴庆宫里,除了皇上驾临,还能有什么喜事。”玉兰向林昭媛的背影呆望了一会,忽然道,“难道那些谣言是真的——”玉兰又忽然住了口。

“什么谣言?”我问她。

“嗯,没什么,娘娘,咱们走吧。”玉兰扶着我,向着瀛洲门走去,边走边说,“娘娘,这瀛洲门还有一个传说呢。当年唐玄宗还是皇子的时候,住在兴庆宫中。龙池中住着一小龙,玄宗曾经数次看到小龙嬉戏于龙池之中,有时还从这门边冲天入云中,所以这门就称为瀛洲门,听说安史叛乱后,玄宗幸蜀。銮舆将发之前夕,这条龙自池中跃起,御着素云,亘空往西南而去,待玄宗一行至嘉陵江,还看到小龙傍着龙舟跟了很长一段时间呢。看来这龙池中的小龙还真是有情有意之灵物呢。”

我想起诗人张九龄《奉和圣制龙池篇》中的两句: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

说话间,过了瀛洲门,来到了龙渠的石桥之上。却看见秦婕妤和何美人带着几个宫女在龙渠对面,我连忙加快了步子,走下石桥,秦婕妤远远地看到我,招手笑道,“妹妹来了。”

她口称妹妹,似乎一直都这么叫我,上次我去参见她的时候,她却冷淡地呼我步才人,我不知道她为何突然改口做此亲热称呼,我连忙上前行礼厮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