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洲
或者是因为我那本有些臭名昭著的小说,或者是因为这些年曾经在网络上凶猛的厮混和胡乱于酒后扔下的闷棍文章,生于70年代的我得以有机会拥有一批一出刀就十步杀一人的80后文字兄弟。尽管他们比我更晚一些面对月光、肉香和用文字的软肩去聒噪和承担世界的机会,但他们真实、独特、自由的作品却总是让我暗含一份敬意---那是横笔立马,拿下生活和经验主义沉疴的一群。而当这群人中充满文字异数的韩放带着《不要尖叫》撞开重庆袭人夜晚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31岁的李海洲已经老了,老到没有了率真、莽撞,没有了自由言说和提起笔作刀枪的年龄了。 这之前我阅读过一部分韩放的诗歌---那是一个文字战士在解决日常生活里的某些悬崖。而当我读完他的第一部长篇,我发现以前的悬崖已经被韩放解决成了一群人,甚至整个80年代人的心灵忏悔史或另类生存现状调查。尽管韩放的小说少了同龄段作家的华丽妖媚、青春梦想,而多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风尘、磨难和颓废,但正是这样的作家和小说,才能让生活于80年代而目前又处于社会中、下游的青年,于很大程度上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影子。必须要承认,这就是一本好书的力量,当你在翻阅他的时候,你会鼻尖冒汗地想到,那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故事和经历,那里有自己和自己身边人的青春和一地叹息……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韩放带来了什么:一群真实而让你目瞪口呆、心跳加速的青年像盲目的鱼群游到你的眼底,他们在爱情的自由和卑微中抖下鳞片和欲望,然后在时代的灰尘中悄无生息地迷乱、呼吸,甚至绝望---但他们不会尖叫,疼痛只在心里,需要自己去面对和承担……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有很大的共性,但80年代人更多的是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部位,他们将更多地承担前无古人的生活、世相以及情爱迷茫。而涉足并深陷其间也许是迷茫后选择的另一个重要落差。如你所看到,残酷的韩放没有选择风花雪月,也没有选择香港励志片般的素材去赚取票房,而是选择了一群在肉欲和写字间里无所适从的悲情打拼故事---其间仿佛让我看到了曾经年少的金斯伯格狂乱和咆哮着冲向自己发霉的青春期。这其实是一种带着社会学家良知的写作,尽管当我们面对韩放所展示的昏沉世界时内心会小小地抽一下筋,或者发出一声欧化的尖叫和目瞪口呆。但我们知道,艺术地写出某个底层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一个优秀作家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而身处这个繁华而奇怪的时代,你有做秀和抵抗的权利,更有"含泪的面对和批判是为了深沉热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而言,年青的韩放有着不年轻的气度和苦难心理,他的写作就是要让学究们和同龄人群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其实在我看来,优秀而在文字上残酷的韩放只是想以混装版的《洛丽塔》的形式,让我们对一代人和一个社会层面的记录和了解趋于全面。
回到小说的阅读上来,这其实是一本充满了阅读快感的小说。《不要尖叫》体现了作为思想者的诗人和一个小说家的叙述力量的完美结合。但我们知道好读的小说往往会有一种沦为通俗小说的危险,比如朱文的《我爱美圆》或者耶利内克的《情欲》---毫无办法,这就是我们的读者素质。所以当韩放在期待鲜花的时候也许已经做好了照单全收鸡蛋和番茄的考虑。但这样说的时候我发现我好像又错了,像韩放这般充满有知而无畏的作家也许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读者问题,因为精英阅读只属于同谋者,韩放大大咧咧地走过来,扔砖头般扔出他的小说,当你在目瞪口呆或者百般猜疑的时候,他没准就在一边冷笑。这就是80年代作家的可爱之处,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其实就掩藏在那张年轻而玩世的面孔之下。
实际上,在本书里,关于"现代人对文明的异化"和"更年轻一代人群之间人与人的孤独"也很能够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这当然要期待有心者的进一步阅读。而最后我还想饶舌提请大家注意的是韩放隐藏于文字之内的写作野心,那就是要像伟大的里尔克在《墓志铭》里写下的那样:乐意在这么多眼睑下做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睡梦。---现在,已经到了评论者退场的时候了,下面请让我们随意地翻开书页,翻开一个80后年轻写作者和这本长篇带给我们的一次尖叫和目瞪口呆。
2005年5月1日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