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建立人脉资源,大多数的人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扩展人际关系。然而,是不是人际资源越广越好呢?如果仅仅是泛泛之交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抱宁可舍弃的态度。只有宁缺毋滥,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在一生中,无论如何积极地扩展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认识的所有人进行长期深入的交往。为了和一部分人保持密切的交往,务必在所结识的人中进行筛选。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朋友档案资料”。
有些人平时很喜欢结交朋友,可是到了真正需要朋友帮忙的时候却手忙脚乱,不知道究竟谁能“用得上”。出现类似的情况,原因当然不在于我们的朋友,而是在于我们没有整理好每位朋友的资料,不能让他们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交了朋友也等于没有朋友。只有建立一个朋友档案,为自己的朋友分好“类”,关键时刻才能及时得到他们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关于身边朋友的资料库,对他们的专长做个详细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就是排队,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则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和关照,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只要能够结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我们的人际关系即可得到飞跃性的扩展。因为如果对方拥有100人的人际关系,我们通过此人就有可能马上获得那100人的人际关系。而如果我们想凭借个人力量去接近同样的100人,无疑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其浪费时间去记不可能记住的100人,不如记住一个关键性人物。
第三,还需要对关系进行分类,知道他们的不同作用。因为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时,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需要很多方面的资源,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比如,有的人能够帮助你出谋划策,而有的人则只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和鉴别,做到心中有数。
有了以上的准备,我们才可能有效地利用人脉资源,打好自己的牌。此外,我们还得不断调整自己手中的牌,重新进行排队和分类,不断从“关系之中”再寻找“关系”,使自己的人脉资源一直有效。否则,只会不断增加毫无意义的名片库藏量而已。即使好不容易认识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物,如果不加筛选,也一定会被埋在名片堆里。
朋友是我们事业的动力,也是我们坚实的人际平台,所以们必须不断地维护和巩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且要不断地梳理自己现有的朋友关系,同时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和那些有助于自己事业发展的朋友加强联系,如果有时间,可以一起下下棋,聊聊天,或者吃顿饭,都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