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丽原是成都某小学的一位老师。2004年3月,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介绍中国天工雕刻总店女老板创业的节目。这个女老板是以顾客提供的肖像照片为依据,通过雕刻师的刻意夸张,把客人的形象变成可爱的卡通雕像形象。
刚开始,王佳丽觉得很新颖、很独特,以前都是伟人才做雕塑,现在普通人也能做出来一个,不管是自己做纪念也好,当作礼物送人也罢,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于是,王佳丽有了加盟“天工”的想法。
但是,王佳丽也注意到一个问题:一个雕塑的价格最少要388元,贵的则将近900元,这还只是光做人头模型的价格,要是顾客做全身的雕塑,还要在原来的价格上再加500元,这个价钱让她有些犹豫。对于成都的消费水平来说,这个价格算比较高的。王佳丽起初也在不停地问自己,开这个小店,能做得起来吗?不过,作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王佳丽了解成都人的秉性:喜休闲,好个性,而且在成都还没有一家这样的小店。于是,她决定试一下。
王佳丽先是从网上查到了中国天工雕刻总店的女老板店里的电话,和对方取得联络后,她亲自来到北京,与对方面对面地洽谈。回来后,王佳丽就开始张罗起来。考虑到资金和人流量的问题,她就把店址选在春熙路旁边的红星路步行街上。王佳丽盘算了一下,算上加盟费、店铺租金和周转资金,一共需要10万元左右。她和丈夫就把家里几年积攒下的全部积蓄拿了出来。2005年6月份,这家夫妻店正式开张了。
果然不出所料,由于手工雕塑的价格太高,即使店铺选在了相对繁华的地段,店里的生意依然很冷清。但是,王佳丽并没有灰心,她想:这种有个性的东西往往能吸引年轻人,为什么不主攻这个人群呢?于是,王佳丽把客户锁定在18—35岁的年轻人中,想尽办法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只要有空,她就到街上给年轻人发传单,还定期在高校举办雕塑品展示。此外,她还在花博会上争取了一个展位,利用花博会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小店提升名气。
王佳丽的宣传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光临她的小店。不过,至今她还为一件事懊恼不已。原来,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小店的生意开始出现转机,比前几个月多接了将近5倍的单子。但是,当“超级女声”红透了整个中国时,王佳丽因为忙于生意,根本就无暇关心这个比赛。有一天,“超女”文瑶来到王佳丽的小店,让她现场拍一张人头像,并和她约定15天后来取货。可那个时候王佳丽根本就不认识文瑶,后来在摆龙门阵的时候,听文瑶说,当初有歌迷送来她的雕塑肖像时,她看了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根据歌迷提供的地址找到了王佳丽的小店,让王佳丽再做一个送给她的母亲。
刚开始的时候王佳丽并没有在意,后来她发现8月份的生意越做越宽,更让她奇怪的是,有很多人是拿着一些小女生的照片来让她做雕塑,而且是拿着同一个人的照片来。王佳丽这才了解到“超级女声”,然而,当她想借着“超女”的东风把生意做大时,机会已经失去了。
事后,王佳丽就开始反思,当初为什么不及时抓住机会,主动推出超女雕像系列,走出去向更多的年轻人推销呢?王佳丽很后悔自己错过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吃一堑长一智,此后,王佳丽更加注重主动进行宣传。她还特别注重在网上做宣传,先是到BBS上发布小店最新的信息,当有网友流露出了一点兴趣,她就马上跟帖。在节假日的时候,她还举行配套折扣优惠活动,因为节假日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送出特殊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