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条 当堂过关原则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作者:林华民


 没有课堂落实,就没有高效课堂。

林华民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字 “落实”。课堂落实问题是决定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问题,而课堂落实与否又取决于是否贯彻当堂过关原则。

所谓“当堂过关”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必须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基本实现于课堂;二是全体学生都实现了真正的“当堂过关”,如果只有一部分或少数学生达标,就不能算是当堂过关。“当堂过关”虽然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真正能够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并不是很多。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于“课内拼命讲授、课外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年在校天数”之多、“日在校时间”之长,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市的中、小学生,校外学习时间已经很少了,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必须坚决改掉这一恶习。况且,在我国农村中小学,能够在校外独立、自觉地学习的学生并不占多数。这就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校外学习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那种“把(掌握知识的)希望寄托于课外”的教学观念已经过时。因此,本书提出“把(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就是针对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实际所提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实现“当堂过关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分段讲授、讲练结合。

在一节课中,需要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不止一个,可以采取“分段讲授、讲练结合”的策略,逐一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

二是口笔结合、当堂训练。

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及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口头加笔头”的当堂训练,并进行检查落实。

三是时间保证、内容保证。

教师要努力保证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保证训练的内容富有针对性,保证课课都有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书面练习。

贯彻当堂过关原则,并非反对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不过,每个学科的课外作业都应当是极少量的,只有最关键的知识才可布置成课外作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