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第一奇书,不是《三国》,不是《西游》,不是《水浒》,不是《红楼》,亦不是《金瓶梅》。这书叫《透天机》,相传为元末明初一个叫刘伯温的所作。自刘伯温往下,五百年间这书诡诡秘秘,神神奇奇,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中国民间流传。
说是刘伯温所作,也不恰当。刘伯温只是一个接受者而已。它的原作者,却是华山脚下的一个牛鼻子老道。这道士号铁冠道人,青史上无名,传说中每见。而今的诸多电视剧,将个西岳华山,渲染得迷雾团团,烟云笼罩,峰高千仞,高人匿藏,自有它渲染的道理,不是?!
相传,那时节,天下大乱,河山破碎,中华大地血流漂杵,生灵涂炭。时下,江南出了个大才子叫刘基刘伯温。眼见得仕途黑暗,人生易老,这刘基刘伯温,于是弃了官职,将自己一个天赐神授的金贵身子,从此放浪于花街柳巷、声色犬马之间,只求苟安一生作罢。所谓的“江湖处士闲处老”,正是指此,又所谓的“落落乾坤大布衣”,亦是指此。
一日,跨过黄河,眼前突兀地起了一座大山,但见壁立千仞,直刺青天,群峰峥嵘,怪石嶙峋。刘伯温见了,胸中一口英雄气,上下翻腾,急不得出,直搅得心窝儿生疼。又见那天高高,草青青,一只鹰,长唳着,在云端翻飞,一只雀,鸣转着,在林间跳跃,刘伯温见了,一泪十行,仰天叹息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言罢,攒起衣袖,揩了一把眼泪,拣一条细径,趔一个式子,往华山之巅,举步而来。
“天高地迥”一句,却是一个前人,初唐时期一个短命的才子王勃所说的。后来的那些自命不凡者,每每触景而生情,临场而兴叹,借这个段子,以浇胸中块垒,以诉怀才不遇之憾。刘伯温一个饱学之士,信手拈来这话慷慨而出,就是可以想见的了。
也是天意,行走间,曲径通幽,将他引入一个破败了的道观。道观尽头,崖根底下,却是一个山洞。刘伯温不知深浅,一撩袍子,莽莽撞撞,闯入洞来。行了一段黑暗之后,见前面有了一团亮光,及到走近,见那亮光处,却是一个道士。香火供奉香烟缭绕,那道士既像一堆泥塑,又像一具真身。刘伯温见了,心中大异,张口就要动问,谁知还未曾开口,那道士先是一声断喝。
道士问道:“来人可是江浙青田人刘基刘伯温么?”刘伯温见说,吓了一跳,赶快行礼,称自己就是。那人听了,哈哈大笑道:“我铁冠道人,在这里候你多日了!”道士笑罢,启动舌头,就是劈头盖脑一顿臭骂。
刘伯温见这自称铁冠道人的,骂得蹊跷,于是分辩道:“你是谁?我又是谁?为什么萍水相逢,不问来由,就是这一顿臭骂?幸亏我刘伯温为人斯文,要不,岂能受你这番聒噪!”
铁冠道人说道:“我是谁无关紧要,你是谁却大有干系。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河山待整,真人已出。朱元璋已扯起旗帜,要收拾中国这一盘残局。你是谁?你乃是上天遣来的辅助朱元璋扫除四海妖氛、建立中华一统的第一开国功臣。建功立业的机会,封侯封宰的机会,你不去做,却混迹于山水,放浪于草莽,自己作践自己,却是为何?”
刘伯温听了,心中老大的不悦。他是古人,不会说今人的话,如果会说,大约会用王蒙先生的两句蹩脚的诗去搪塞。这两句诗是:“既然一棵树睡得正好,又何必去把它摇呀摇!”
刘伯温支吾其词,不知说什么才好。嘴中嘟囔,言不尽意。那嘟囔的意思,大约也和上面的两句诗差不多。不料铁冠道人听了,不依不饶还是一个劲臭骂。刘伯温一见,知道今格这事,是吃屎的把屙屎的给箍住了,他得应允了,才能止住这一张臭口滔滔如泻。于是乎长叹一声,点头承应。
应允罢了,刘伯温却说:“我一介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胸无半点玄机,如何能辅助那朱元璋平定海内,一统天下?牛鼻子老道,你该不是要把我这条小命,往火坑里推、热锅上熨么?”
铁冠道人听了,沉吟半晌,问这刘伯温,想知道些什么事,得些什么本领。刘伯温说道,他这一把年纪,想要习武,恐怕已经迟了,硬胳膊硬腿的。不如习文吧,宇宙无穷,盈虚有数,铁冠道人看来不是寻常之人,既然要我刘基刘伯温出山厕身江湖,就该把些“天机”之类的东西泄露给我,日后也为顺天应人,审时度势,不辱没了铁冠道人这一番循循善诱。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刘伯温这番话,说得委实让铁冠道人作难。铁冠道人沉默了面孔,哼唧半天,主意拿定,于是朗声说道:“罢罢罢,好好好,扶上马,送一程!刘伯温,算你小子聪明,今格我就犯个忌讳,将那‘天机’泄露一二与你吧!你且听着,我开始说了!”
铁冠道人说到做到,一语未了,便启动朱唇,滔滔如泻,讲起那过去未来之事。
旁边侧立的刘伯温,是何等聪明乖巧之人,虽然那口里说道“又何必去把它摇呀摇”,可那心里红尘十丈,何曾绝根?一颗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几时宁了?鹰搭窝在高处,雀跳跃在蓬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轰轰烈烈,更待何时?“少时不折腾,老了没情形!”正是民间这话。
见那铁冠道人在泄露天机,刘伯温好生欢喜,匆忙间环顾左右,见洞穴之内没有纸笔,好个刘伯温,遂“哗啦”一声,脱下身上的白袍,继而中指塞在嘴里,一咬,中指咬破,鲜血淋漓,这刘伯温便挥动中指,在自己的白袍上记录起来。
“纵然无纸,纵然无墨,但有我在!”刘伯温这样说了一句,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