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法2:教育孩子,应因“性格”而施教(1)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的101种方法 作者:李轶君


提到“因材施教”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早在20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教育实例。

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不同的答案,就问孔子。孔子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

宋代程颐、朱熹因此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正是由此而来。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从其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教育。

有些学校把不同学生分到“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这根本不是因材施教。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个性主要的就是指性格。

《学记》指出:学生常犯四种毛病,或贪多务得,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这个“心之莫同”其实就是性格不同,教者要“知其心”,才可“长善而救其失”。所以,妈妈要对孩子“因材施教”,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性格。

所谓“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

妈妈在判别孩子的性格时一定要注意: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那些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定为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有的孩子平时都很开朗大方,只有某次出人意料地哭了,给妈妈留下深刻印象,便由此断定孩子的性格其实是软弱、忧郁的,这样的判断就是不准确的。只有那些经常性、本质性的表现才能被认定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特征。

而且妈妈还要知道: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和气质一样,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来性格外向的孩子如果被长期压制,性格也会变得内向、阴郁;而本来内向的孩子如果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也会比原来活泼一些。

以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夏雪和刘星为例,我们可以看看性格不同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夏雪 追求完美型的孩子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夏雪在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在家是个懂事的女儿,但夏雪总是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一次考试没有取得满分就会责备自己太粗心,太不应该;一次比赛得了第二名,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差了一点儿而没有得第一;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在其他方面夏雪也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

针对夏雪的这个毛病,她的妈妈总是开导她要想开点儿,这次没得满分,下次争取;而她的爸爸则告诉她追求完美是好的,但对人对事要多一份平常心,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也不必强求,要看淡成败。也许是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结合得好,夏雪总是能很快把郁闷化解,并在生活和学习上做得更好。

这就是对追求完美、喜欢自责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安慰,而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试想,假设生活中的某个孩子也追求完美,但却没有夏雪表现得那么优秀,如果家长在其失败后不安慰他,反而埋怨他不认真、没记性等,那孩子的心态怎么能轻松,又怎么能去改正错误、迎接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呢?

刘星 集过分活泼型和问题型于一身的孩子

刘星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活泼、开朗、聪明、善良、热情、淘气、爱闯祸、爱惹事、学习不好,可以说他是这部电视剧里最受欢迎和喜爱的角色,因为很多大人、家长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而很多孩子更是能看到刘星所面临的难题正是自己当前窘迫的处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