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贝贝得了第一名,妈妈非常高兴,对贝贝说:“你这次的成绩很好,这是你这一学期努力学习的结果,值得表扬。”听到妈妈的表扬,贝贝的小脸笑得像一朵花一样。可紧接着,妈妈说:“但是,有了成绩也不能骄傲,要再接再厉,争取把不足的地方 ”贝贝听到了“但是”两个字后,就没了笑容了,妈妈后面的话也没听进去,嘴里嘟囔说:“我就知道你的 但是 后面准没好话!算了,我还是去看会儿书吧!”说完,贝贝没精打采地走开了,留下妈妈自己坐在那里发愣。
其实,孩子的不满确实有些道理。妈妈本来是想表扬孩子在某方面的突出表现,最后却怕“骄傲使人落后”,怕把孩子表扬坏了,因此总要加上一句“但是 ”
就因为一个“但是”,致使妈妈的话总是缺乏力度,孩子得不到心灵的震撼,没有痛快淋漓的感觉,使表扬不像表扬,批评不像批评。这样的教育怎能叫孩子心服口服?又怎么会收到实效?其实这正反映出了妈妈对孩子的不信任。面对一个不相信自己的妈妈,长此以往,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会丧失信心,表面上妈妈是在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其实恰恰是伤害了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所以,如果妈妈要表扬孩子,那就痛快、彻底地表扬吧,把“但是”后面的尾巴一刀砍掉,让孩子尽情享受一次被赞美的愉悦!当然,在批评孩子之后,不妨加上一个“但是”,再给孩子一个重拾信心的希望。
另外,在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而妈妈总想婉转地拒绝时,也常常喜欢使用“但是”这类词。比如,京京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周末去海洋馆玩,好吗?”妈妈说:“我知道你很想去海洋馆,我们确实有一段时间没去了。”京京正满脸高兴地期待妈妈同意,可接下来妈妈却说:“但是,我们周末还要练习钢琴呀,你的钢琴过级考试时间就要到了!”京京马上变得没精打采了。
其实,加上一个“但是”并不能让拒绝听起来婉转,如果换一种说法,或许能更好一些。比如,京京的妈妈可以和京京说:“去海洋馆玩很好啊,如果我们顺利通过钢琴考试后,放松了心情,去玩个痛快,我想会更好!”这样,孩子听到的就不是拒绝,而会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练琴,争取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