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父母读不懂孩子,孩子才会不听父母的话,因而不快乐,进而想办法反抗。心理医生了解了这对夫妻的教育方式后,给他们制定了一个适合孩子的教育计划与方法。经过四次咨询,孩子的脸上终于见到了笑容,情绪也慢慢得到了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好了,他开始喜欢上学,喜欢读书。期末考试时,孩子的成绩提高非常大。
可见,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直接影响到孩子快乐与否,也决定了孩子制造快乐能力的高低。
孩子不快乐向来都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即使他不想上学、迷恋网吧,也都是以牺牲自己的成长为代价而向父母做出的警示。可是,很多父母都读不懂孩子这些症状背后的意义,孩子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小就很严肃,总显得很懂事,有少年老成的嫌疑,讨厌做作业,被父母监管甚至暴打之后才肯做作业;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课;不想上学,对学校和作业不感兴趣,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经常被老师批评,被父母批评;有明显的行为异常或情绪异常,等等。
作为父母,应该学会识辨孩子常见的“不快乐外衣”,孩子不快乐时就像身体不舒服时一样,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信号以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多动(因生理引起的多动除外)、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典型的要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症状。很多时候,父母大都会把问题直接推向孩子,责怪孩子不听话,自控力不强,甚至认为孩子有病,带孩子去吃药。当父母用了这样的方式来面对孩子时,孩子的问题症状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而快速发展,有时会转变为其他症状。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地生活,健康和快乐是父母给孩子最深情的祝福,那么,孩子快乐的性格如何形成呢?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先天就可以遗传的,而是人出生后不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以及自身实践、长期塑造的结果。因此,孩子的快乐性格可以培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应掌握以下几点快乐法则:
1管束不要太严,让孩子有自主权
对一个人来说,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总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约束限制、任人摆布、无能无力,这样,孩子心中自然不会快乐,而且会变得懦弱、性格压抑。
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学校等。当然,给孩子自主并非完全放手,而是要父母从旁指点。
2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生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乌云。只有善于从消极沮丧的情绪中迅速地恢复过来,才能健康快乐。父母帮助孩子调节和恢复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让孩子转移目标,回忆一些快乐的往事,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教孩子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和孩子交谈等。一旦孩子学会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么,他就有了快乐的性格。
3与人交友、和睦相处
没有朋友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引导孩子与小伙伴与同学交朋友,热情欢迎孩子的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引导孩子同情、体谅、帮助他人等。孩子能与人和睦相处,就可以分辨人的快乐,也能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样,朋友多多,快乐也多多。
专家提醒:
孩子的不快乐常常是因为父母不理解孩子,父母应定期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解决孩子不快乐的问题。解决孩子不快乐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与心理老师沟通,而是父母。父母获得充足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是帮助孩子走出不快乐阴影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