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孩子冷漠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作者:金舒


21 孩子冷漠怎么办

重视理由

冷漠心态是人际交往的障碍。冷漠的孩子不可能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积极的情感背道而驰,冷漠的孩子缺乏同情心,久而久之,便成为情感发展的障碍,长期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转化为他的性格特征,危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追根溯源

冷漠,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的萎缩。冷漠的背后是爱与被爱的缺乏。改变冷漠就要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每天多问候一声爸爸妈妈,多给朋友一个微笑,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多看一眼今天明媚的阳光等。这样做,可使孩子得到爱与热情所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冷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不畅

冷漠的心态使孩子不能深入到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去,不能和老师、同学、同伴心灵相通,看不到集体生活的本质和真谛,看不到人的心灵深处那些高尚美好的东西,看不到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的人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看不到挚友和知音,内心深处充满孤寂、凄凉和空虚,从而阻碍其心灵的健康发展。

(2)易走极端

冷漠的心态容易使孩子压抑自己的热情和活泼的天性,造成心灵的麻木。冷漠的心态也容易使他们把自己从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密切联系中割裂开来,以“超脱”的“看透者”自居,以一种不以为然的、讥讽的、嘲笑的眼光看待一切,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成为玩世不恭、消极混世的自怜者。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如平时邀几个亲朋,到郊外去转一转,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这些都有利于将情感融入山水之中、田野之上,让自然之美来消除胸中的苦闷和抑郁。爸爸妈妈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投入地欣赏艺术,忘却自身的苦恼,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放松。这些都是改变孩子冷漠心态的有效方法。

榜样魅力

坚持7年在“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安抚老人,为老人服务的女青年志愿者刘迟,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刘迟面容姣好,嘴甜、伶俐,是历任老师爱徒,同学里的领袖,大家庭里的宠儿。刘迟的母亲是药剂师,她深知这一代独生子女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等弱点,害怕在受宠环境中长大的女儿会染上“娇骄”二气,工作后走不好人生道路。因此,她给刘迟开“药方”:“待人要宽容、厚道”,“吃亏是福”、“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大学时代的刘迟每周日回学校,母亲就有意让她多带些食品给同学。刘迟向母亲保证“即使一个苹果也能做到分6份”。刘迟是打着“预防针”长大的。16岁的刘迟要去松堂医院当志愿者,跟母亲要钱给老人买东西,母亲半信半疑:我给她的钱是否用在松堂?母亲跟踪了女儿。结果,疑虑云散。母亲默默地用绿豆糕、酸奶、香蕉、豌豆黄等食品替换下女儿的“瞎买”。周末,她提醒女儿“别忘了看爷爷奶奶”。

刘迟18岁生日时,母亲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爱祖国爱人民的口号,是很具体的爱,爸爸妈妈支持你的选择。”

刘迟20岁时候,姥姥腰椎骨折,刘迟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忙你们的,我来。”让母亲感动的是,一个暑假,刘迟一丝不苟地照顾姥姥,接屎接尿、擦身喂饭。母亲以专业的眼光观察做了4年志愿者的女儿,“动作规范熟练”。她试探地问女儿:“不怕脏吗?”“脏什么,姥姥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带大的?”母亲通过此事相信:“敢给松堂老人穿寿衣的女儿对老人错不了。”刘迟母亲也由此发现治疗小公主小皇帝“先天缺陷”的特效药就是——助人为乐。

解决方法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爸爸妈妈们,应该十分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那么怎样来融化孩子的冷漠心呢?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

(1)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热心”的暖流

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爸爸妈妈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2)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生长。

(3)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的“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亦即能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更亲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