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孩子自我意识薄弱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作者:金舒


34 孩子自我意识薄弱怎么办

重视理由

自我意识是孩子走向明天的一把心灵钥匙,是帮助孩子成功的人生支柱,所以,爸爸妈妈都应注意积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追根溯源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孩子对于自己以及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

自我意识强的孩子总是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把作为主体的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进行认识、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象,并影响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孩子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行为的调节的综合性表现。

与自我意识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是:

①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感觉、自我知觉、自我评价等,其中自我评价是核心内容。

②自我情感。包括自我体验、自我态度、自我意象等,其中自我意象是核心内容。

③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强化、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自我管理是整个自我意识中的核心内容。自我意识的本质在于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管理和选择。

比如说,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就会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的自我,听到“我没出息”、“我没本事”之类的声音,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等——而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失败。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孩子会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自我,听到“我能行”,“我很了不起”之类的声音,感受到喜悦、自尊、卓越等——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成功。

消极的自我意识会使人失败,积极的自我意识会使人成功。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孩子能积极地认识自己,积极地评价自己,积极地对待自己,积极地管理自己,积极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

“积极性”对于孩子来讲至关重要。人不是棋盘上的棋子,别人动一下,你就走一步,那样被动的话,自我意识从何而来?所以,决不要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即“做事、学习是为了爸爸妈妈和老师”,而是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明天”,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有一个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

榜样魅力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很多孩子面临选择时,常常不知自己到底喜欢什么。2003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萧萧考上了北大,但是,她在考上北大之前却经历过一段戏剧化的学习生涯。

萧萧从小就有数学天赋,考上了奥林匹克学校。进入奥校后,萧萧非常爱看武侠小说,而且非常贪玩,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萧萧一气之下要转学。

妈妈在遇到这种重大问题时,不替女儿做主,而是让女儿自己决定。她对萧萧说:“你可想好了,这可是你自己辛辛苦苦考进去的,你想好了转学,可以转学。”

萧萧就自己做主转学了。转学以后,萧萧更加迷恋武侠小说,经常是上数学课也看,结果成绩退步了。妈妈找萧萧谈话,她对萧萧说:“你将来打算怎么发展呢?”

萧萧志向坚定地对妈妈说:“我将来要考北大附中。”

妈妈说:“你要上北大附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志向选择,但是,上北大附中,数学不好是不行的。现在,你只有进了数学奥校才有可能考上北大附中。”

萧萧想了想,说:“那我就再考进奥校吧。”

后来,萧萧通过努力又考进了奥校,以后又考上了北大附中,最终考上了北大。在萧萧作这些选择的过程中,妈妈一点都没有干涉过她,所有的决定都是萧萧自己作出的。但是,妈妈却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萧萧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使萧萧更好地作出了选择。

解决方法

孩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能力,就迫切地要求表现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开始试图摆脱成人的帮助,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要自己吃饭、自己玩、自己做事,反对大人对他们的干涉。叫孩子吃饭,孩子不听,继续玩自己的玩具,因为他现在想玩,不想吃饭。孩子还故意做一些破坏性行为,比如摆积木,刚刚摆好,便用手一推,哗的一声倒了,你若帮他再摆,他故伎重演,直到最后把积木扔在地上才善罢甘休。家长让他别去踩水坑,因为水会弄湿鞋子,可他偏偏要去踩水,根本不理会鞋子脏不脏,只觉得这样好玩。这些都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

人要独立地走向社会,就必须拥有自主独立的能力,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其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认知和实践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本身也是个人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正是这种反思使人不断地找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爸爸妈妈过度的指挥和要求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反抗和敌对情绪,而诚恳地交谈带来的是合作。爸爸妈妈只有把孩子当成宝贵财富而不是一件物品,要求他们参与而不是指挥要求他们干这、干那时,孩子们才会感到受到尊重与信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