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察孩子如何与人打招呼(1)

一分钟读懂孩子心理 作者:海韵


第三节

见面打招呼是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表示友好和认定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与别人见面时最简便、最直接的礼节,极具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所以,有教育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打招呼的方式与孩子实时心理的关系。

成人可能对这个研究并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现代都市人都非常会隐藏自己的内心,而且打招呼都形成了固定模式。但这个论点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成立,他们的内心相对于饱经世故的大人来说,显得非常单纯,打招呼时往往体现多样性。

孩子打招呼时看对方眼睛吗

如果父母观察到别人注视孩子的眼睛打招呼,而孩子不看对方的眼睛而做应答招呼,那并不代表孩子性格孤傲、看不起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因为怕生人而胆小,或有强烈的自卑感。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父母不应着急,而对孩子发火。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教会孩子养成注视对方眼睛的习惯,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孩子养成这种习惯为止。孩子的习惯都是父母教出来的,而且孩子的可塑性比较强,一旦习惯养成,就会相伴终生。

父母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在与对方交流时,注视对方眼睛的习惯,这会让孩子受用终生。

孩子距离多远与对方打招呼

美国教育学家查尔莫斯认为,孩子对于沟通的距离比成年人更为敏感。他在1998年时做了一个实验,在100个受测孩子中(平均年龄为8.6岁),在与陌生人打招呼时,有80%的孩子都会有意或无意的稍微后退。

这个有趣的实验结果,在查尔莫斯眼里有重大意义。首先,这表明,在美国,父母对于孩子的开放式教育还不够,所谓的培养孩子自立,仅仅表现在孩子的素质与能力上,而对于外部环境的主动接纳,还远远不够;其次,孩子在10岁以下的年龄段,与陌生人接触时,左脑会产生一种抗拒性信号,从而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动作。孩子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后退,但“他们的确后退了”。孩子们打招呼时,更喜欢“保持距离”。

父母们可以自己体会下,也许在成人世界里,在相互打招呼时,对方如果故意后退两三步,也许他自己认为这是一种礼貌,表示谦虚,然而这种小动作往往让我们误解成为冷漠的表现。

查尔莫斯认为,父母可以通过孩子与对方打招呼的距离,以及后退的幅度,来判断孩子对于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喜好程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