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良的鬼祟之人

无知者无耻 作者:伊沙


去年有两派诗人在一个会上大吵一架,因为也确实涉及到了诗歌内部的一些关键问题,所以诗界称其为“盘峰论争”。不管叫它什么论争,架反正是吵了,和气也伤了,也就是说它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我有这么一个发现,就是随着事情过去得愈久,大家再谈起这事儿的时候,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从意气之争转至具体问题。论争正像是有些人当初呼吁的那样正在逐步深入。而在我看来,这是一场伟大的诗学革命的真正开始。仅仅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已经产生的效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如今诗坛新人在大家热切的关注目光中层出不穷的局面已经让我这一辈在90年代初艰难出世者有些嫉妒了,嫉妒但又满怀高兴。伴随新人的成长,艺术多元化的大好格局正在形成。

这不是很好的事儿吗?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儿吗?可是最近以来,在我周围,在论争的两方之间却出现了一些鬼祟之人,在做着一些恢复沟通和消除误解的工作,在这个人与那个人之间做着恢复旧情重建和气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令人废解。我作为盘峰诗会的亲历者,目击过当时论争或吵架发生的前后过程,我有充分的根据可以问上一句:所有在场有着旧情的人,究竟是先废了旧情才来吵架的,还是因为吵架才废了旧情?我想没有一个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如果真是因为诗歌中的“主义”才废了私人之间的旧情,那就让它废掉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堂堂七尺男儿,还都以大诗人或诗歌界的大人物自诩,婆婆妈妈的跟一帮老娘们儿似的!

我如何来理解那些善良的鬼祟之人呢?我将绝不回避谈论这样的一个事实:他们是天生的庸常之辈,全都不是本质的诗人,平庸者的安全感就是要制造团结,在一团和气中这类鼠辈的能耐才能得以发挥,什么能耐?正如我们在社会上已经见惯不惊的那种利用人际关系的能耐。革命总是需要绝对的人格、胆识和智慧!革命会使这些善良的鬼祟之人瑟瑟发抖!鲁迅生前和人结下了太多的梁子,据我所知,这些梁子在鲁迅死时几乎无一化解,是鲁迅身边没有这种善良的鬼祟之人吗?我想知道的是鲁迅拒绝了他们还是鲁迅的周围压根儿就没有他们往来的空间?

现在的诗人真是已经退化到血气全无。韩东有则口头寓言,说的正是此次“盘峰论争”中的两派中的两个人物--“知识分子”的甲和“民间立场”的乙,在老的时候都沦为乞丐,在街上行乞时忽然遇上了,抱头痛哭,尽释前嫌,大骂当年对骂的愚蠢--这不还没成乞丐呢,如上景象已经赫然发生,在西装革履同为名流的环境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