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三天之后,便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紧接着,皇帝的遗诏便公诸于众,洋洋洒洒足足有近万言,当然,真正重要的是最后的一句话——传位于皇太子李祯。
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传位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事。百姓在舒了一口气之余,那些朝臣们却在死命地琢磨着太后的先后几道任命。比如说,荣国公徐肃元忽然之间被革除了国公的爵位,其原因竟然是教女无方,然后,又以徐肃元进言有功,迁户部尚书。自从太祖废三省独尊六部以来,左右相虽然重要,但六部的位置已经被拔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户部既然被称为计省,尚书的分量便不言而喻了。一时之间,昔日的荣国府成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对象,徐府的门槛都差点儿被人踏破了。
继左相鲁豫非、右相陈诚安之后成为了朝廷又一位新贵,徐肃元心中自然是非常妥帖的。然而,聪明如他更知道自己的权位因何而来,因此丝毫不敢有什么骄矜之态。但凡上门拜访的,只要有那么几分重要性,他必定以礼相待客客气气迎来送往,至于一群打秋风的穷京官,他也全由管家应付,并不敢拿大。
既然已经不是国公,他便不好再和昔日那些旧友来往。然而,那些全都是勋戚,手中虽然权力不多,姻亲却是遍布朝野,一时间他也不好太快翻脸。正当他计算着如何名正言顺地完成从显爵到高官的转变之时,宫中送来的一封信让他立刻眉飞色舞。
丈夫如今一朝显贵,徐夫人张氏自然不再耿怀于女儿的失宠,甚至庆幸了起来。整肃宫闱的事外臣全都知道,她也曾听说几个昔日门庭显赫的妃嫔死于非命,心中自然是替女儿捏了把冷汗。冷宫那地方虽说不好,但总比丢了命幸运。到时候若是丈夫站稳了脚跟,求个恩典把女儿贬为庶民发回家中,虽不能再嫁,也总比那些没了盼头的妃嫔强。
“老爷,什么事情那么高兴?”
“呵呵,是公主派人送来的信,说是让我不用一味避嫌。虽说国公爵位没有了,但以往那些旧友也不必撇清,若是真有能用的,朝廷可以仿照我的例……”
说到这里,徐肃元忽然脸色一板,郑而重之地对妻子道:“太后如今也已经到了那个时候,一旦公主真的监国,必定是雷霆手段,有些人会得益,但还有不少人会倒霉。你让你娘家那批人都注意些,别以为昔日有过些功劳就招摇过市。现如今可不比以往,先头抄家的那些人你都看见了,别以为上头不敢动刀子杀人。越是爵位高,越是危险。”
张氏的娘家也是国公,如今虽然不如徐家这么风光,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归还是有几分实力。她即使再笨,也知道这时候使不得小性子,连忙点头答应回家去规劝一下几个兄弟叔伯,最后不免小心翼翼地提起了女儿的事。
“那都是小事,公主是最宽大的人,万万没有故意轻贱她的道理。等过个两三年,大家都忘了这事的时候,设法把人弄出来也就是了。”徐肃元见妻子似乎有些不满,不禁加重了几分语气,“自古以来进了冷宫的人就和死人一个样,你也别想太多。我这个国公的爵位虽然是因为不得已而革去的,但教女无方的罪名却实实在在,你可别以为我这个位子就坐得那么稳当!”
丈夫这么说,张氏也只得怏怏应了。徐肃元又换了一身衣服去各家拜访,自然少不得又是一通官样文章,顺便在字里行间再提点两句。各家的当家哪个不是积年的人精,三言两语自然是心领神会。至于那些个冥顽不灵的,他自然根本不会过去拜访。上头要做法,总得挑几个刺头,保住值得保的,那也就够了。
对于崔夙来说,驾崩这两个字带给她的感受与其说是悲痛,还不如说是茫然。当听到延福殿的报信,又带着几个太医匆匆赶到皇帝寝宫的时候,她看到的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仿佛床上的这个人不是刚刚辞世,而是已经死了好几天甚至好几年。
满宫戴孝,可哭声却带着几分虚假。不说这些忧心自己前途的妃嫔还能有几分力气为了皇帝的驾崩而哭泣,就是那些伺候在延福殿的宫女太监,也同样不知道前途如何,哭声自然是有气无力的。倒是豫如在得知消息后感伤了一阵,却也没有什么眼泪。对于那个宠幸了她却又弃如敝履的皇帝,要说感激或是爱意,自然全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