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发觉自己拿这个女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便送她去见我爸爸。爸爸立刻开始讨论律法。他警告她说,离婚后,她的前夫对她来说就是完全不相干的人了。她不能同他待在一个屋檐下,也不可以与他交谈。这个她知道吗?她有没有想过离婚后还可以和他在一起?老妇人回答说,她了解律法,但她是为他着想,而不是为自己。为了他,她愿意作出任何牺牲,甚至生命。爸爸说他会给她一个答复。让她第二天再来。
妇人走后,妈妈走进书房,和爸爸争论起来。她不愿意爸爸靠这种方式挣钱。她说,那个老头是个色鬼、淫棍、纵欲的家伙、一个卑鄙的人,她说,爸爸要是批准离婚,举行婚礼,那么整个社区都会被激怒,起来反抗他。爸爸到他的哈西德派学经堂,跟一些明智的男人们讨论这件事。那儿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但最后的结论是,既然夫妻双方都同意,别人无权干涉。一个学者甚至引用了一句《圣经》经文:“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歇你的手……”而根据《革马拉》,这意味着老人也有义务“生养众多。”《革马拉》,指犹太教法典《塔木德》的后半部分和注释部分,为历代学者对《托拉》即《圣经》前五卷所作的注释。“生养众多”语出《圣经·创世记》。
第二天,老妇人又来了。这次是和她丈夫一起来的。我爸爸开始盘问她。我被叫出了书房。爸爸说话生硬,时慢时快,时而温和,时而愤怒。我站在门后,但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我怕爸爸随时会勃然大怒,说:“流氓,记着:上帝还没有将他的世界让与混乱的统治!”然后,将他们赶出去。这是他对那些公然蔑视律法者的惯常做法。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那两个人还在里面。老男人说话慢腾腾的,声音低沉。女人在恳求,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柔。我感觉她是在说服我爸爸。她向他悄悄讲述着个人隐私,那是一个男人从女人的口里听不到的,也是那一本本厚厚的《拉比答疑解惑集》中绝少讨论过的。当夫妻俩走出书房时,他们看上去很快乐。男人用方围巾擦去脸上的汗水。女人的双眼发光,像是在赎罪节后的欢庆之夜感到她为来年的幸福祈祷得到应答一般……
从那天起直到举行婚礼的那几个星期,克罗奇玛娜街的人们又惊又奇。他们分成了两派。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杂货店、屠宰场、亚纳西集市的鱼桶边,以及集市背后的水果店;还有未受教育者的会堂里、哈西德派学经堂里。学生们聚集在一块儿,讲述各自崇拜的奇迹拉比所行的奇迹哈西德信徒称那些精神上超群出众的拉比为扎迪克,相信他们因为对上帝的极端虔诚而获得了超自然的能力,能驱邪、伏魔、治病,称他们为“奇迹拉比”。,来驳斥对手的观点。
然而,最激动的还是妇女们。那年老的妻子像是全无羞耻感似的,她四处走动,把她丈夫的新娘吹上了天,还为“这两口子”买礼物。自己忙着准备婚礼,好像她是新娘子的母亲一样。别的女人们有的嗤笑她,有的可怜她。“老天,开开眼吧——看看这老女人鬼迷心窍到什么地步了!”所有的女人们都认定:这老女人疯了,而她丈夫,那个老色鬼呢,想把她甩掉。她们都嘲笑她;她们也都义愤填膺,困惑不解。都问她同样的问题:“竟会有这样的事?”而她的回答总是:“哦,你瞧……”
街上要是有年轻的阿飞流氓,可能会来骚扰这对老夫妻或新娘子(那姑娘是个孤儿)。但我们的街坊邻居都是规矩人。那个做丈夫的性情温厚,胡子花白,一双眼睛带着老者的温和。他照样定期上会堂,哆嗦着把经文匣的皮带缠在手臂上经文匣:除了安息日和节日外,十三岁以上的犹太男子在每日晨祷时必须佩戴经文匣。经文匣一个戴在前额上,一个系在左臂上方。盒中藏有羊皮,上写《出埃及记:13》和《申命记:6》中的一些经文。行割礼、佩戴经文匣、穿有穗子的衣服以及在门上挂门柱经卷都是犹太人与上帝立约、遵守上帝律法的象征。犹太教613条戒律第17-21条有明确规定。。年轻人拿他逗乐子,他也不生气。他用祈祷披巾的仪式穗带碰碰眼睛,亲吻缠在额上的经文匣,再吻一下缠在手臂上的经文匣。不管发生了多么不寻常的事,犹太人仍然是犹太人。事实上,不是他说服妻子做这件事。恰恰相反,这一切都是她的主意。他向我爸爸吐露了这个秘密。她简直令他不知所措。老女人自己四处转悠,开心、微笑,满怀希望,她的眼里闪耀着奇特的快乐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