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这个问题上,人类也不例外。所有投资者最大的梦魇,无疑就是像1929 年那样的股市大崩盘。根据对1 000 名投资者进行的调查,有51% 的人认为“在任何一个既定年度,美国股市都有可能下跌1/3”。但是从历史上看,美国股票在任何一年的下跌幅度都在2% 左右。真正的风险并不在于市场会崩溃,而是通货膨胀——它会让你的储蓄不断缩水。但只有31% 的被调查者担心,他们的储蓄会在退休10 年后化为乌有。当我们的脑海印满了和切尔诺贝利居民一样的恐惧时,就会对通货膨胀这个隐形杀手带来的更微妙、更严重的危害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严格遵守逻辑思维,在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时,我们首先会反问自己:类似情况下发生不利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则发现:“我们总是倾向于按自己容易想到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或是以往事件在我们记忆中越清晰,它就越容易“跃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也越有可能觉得它会重复出现。但这并不是评估风险的正确方法。任何事件都不可能仅仅因为发生的时间更近或是印象更深刻,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不妨大声地说一遍“飞机失事”,此时,你的脑海会浮现出什么场景呢?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就是黑烟滚滚的机舱、绝望的尖叫、残肢断臂和巨大的火球。俄勒冈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保罗·斯洛维奇认为,从原则上讲,“危险源于两种等量要素的融合:可能性和结果”。但在现实中,在我们感受身边的风险时,这两种要素的剂量并不相等。由于坠机的后果太残忍,而发生坠机的概率却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想象,因此,在美国,尽管死于坠机的概率只有1/6 000 000 ,但这不能让我们感到丝毫的安慰。思维的景象会让我们感到毛骨悚然,而“1/6 000 000 ”却只是一个不能传递丝毫感情的抽象概念。著名的NBA 球星托尼·库科奇(Toni Kukoc )曾经说:“我不怕坐飞机,但担心飞机失事。”在这个问题上,大脑反射系统的感觉力量彻底压倒了思维系统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