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的性命(2)

我的大明王朝 作者:董永


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御史中丞刘伯温,别着急回家,跟我到谨身殿去。

刘伯温是一个善解五行,通晓卜筮的学问家,他会不会事先知道我要跟他说什么?如果他刚才正好问了一卦,就会知道。

可是,他总不可能事事都问卦啊。

“皇上,流放沈万三,似乎不妥。”

他小心地开了口,他果然不知道我的心思。我不是要问他这个,但是我也只好回他的话:“你说,应该怎么办?”

“都城里的富商,现在还是太少了。”

“太少了又怎么样?再怎么少,也不会就缺他一个沈万三吧。我正准备迁天下富户进京城,不过,这是一件大事,要从长计议。眼下最要紧的,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战乱,中原有不少地方人烟绝迹,田地荒芜,而江南又有许多无业游民,要把他们迁到中原去。”

“皇上英明。”

他随口说出这句恭维话,可是,说早了。

我还有更英明的意思没讲出来呢。

我这样处置沈万三,是要让天下的富户都知道,我这个皇帝用得着他们,可是并不怕他们。如果哪一个敢不老实,他们的钱财,还有他们的性命,家人,九族,都保不住!

刘伯温家里祖业丰厚,是个不大不小的财主。

这一层意思不说出来也好。

早朝是在奉天殿,皇宫里最大的一个殿。

出了奉天殿向北走,是小巧的华盖殿,然后就是谨身殿了,路两边有开阔的空地,都铺着青石板,皇宫建成时日未久,彩绘灿烂,琉璃辉煌,背后的钟山气势庄严,绿树葱茏。

几年前,是刘伯温看风水选中的宫址。

应天府,三国时候就是吴国的首都,那时称为建业,离钟山很远。其后,魏晋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国都曾经在此地建都,称为建康;五代南唐建都称为金陵,规模很大,包括了石头城和秦淮河。但是那么多的朝代里居然就没有一个真正精通阴阳数术的人,不知道应该把城建在钟山之阳。诸葛亮当然是大学问家,可惜他跟的是刘备,不是孙权。其实,孙权手下也有一个聪明人物,庞统,估计孙权是没有用人之明。唉,孙权,刘备,曹操,他们都不是真命天子啊。刘伯温的学问,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诸葛亮?他总算是帮助我一统了天下。他把都城的地址也选得好,东靠钟山,西控长江,南拥秦淮河,北临玄武湖,周围六十多里,在数千年的历史上,规模最大。

我大明朝的都城,当然也必须是最坚固的,已经建好的城墙宽七尺,高一丈三尺,城墙的砖都是特制的,一块重四十斤,砖缝灌以灰汁,米浆和桐油,用大块的花岗石做基础。皇城位于都城中部,皇宫正南是承天门和午门,正北是玄武门,东西是东安门和西安门。承天门以南是朝廷官署所在,一道长廊,左侧是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六卿居左,经纬以文。右侧是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和太长寺,五府处西,镇静以武。后面还有銮驾库,翰林院,詹事府,太医院,兵马司,礼仪司,通政司,钦天监。官署和皇宫联在一起,就是皇城了,从南面进入要经过洪武门,东西两侧是东华门和西华门。太庙和社稷台分设在午门两边,只有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设在皇城外,玄武湖边。

我喜欢行走在皇城的大道上。

这是一条中轴线,像是我的脊梁骨。

两边的建筑像是我的躯体四肢,舒舒服服,威仪八方。

论功行赏,刘伯温只得了一个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有些委屈。我打天下的时候,他做的是军师,占卜凶吉,出谋划策,似乎从未失手。特别是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大战,刀光血影,险象环生,如果没有他呼风唤雨,或者就败了,能不能保住我这条性命,也还难说,结果是陈友谅中箭身死。但是,刘伯温好像并没有觉得委屈,他必是早就给自己占过卦了,他又饱读诗书,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我到现在还没有杀他,他应该谢天谢地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