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儿不哭了,在收拾被她摔烂的花草。
如果环儿没有用花盆砸我,她的手就不会被花刺划破,如果她的手不被花刺划破,我就不会召来太医,那个太医,就可能把这件下蛊的事压在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说出来,或者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这又是环儿带给我的好处。
她真是我的吉祥星。
可惜,我这个皇帝暂时没有办法报答她。
刘伯温中蛊而死的事,使我心神不定,我十分后怕,如果不是及时除掉了胡惟庸,说不准哪一天,他也会用那样的手段对付我。刘伯温不赞成任他为相,徐达建议我尽早易相,我都没有听他们的话,我真的是错了,而且一错再错,不顾别人的提醒,坚持自己的错。我为什么会这样糊涂呢?
我想到,从前的皇帝,有时候会下一道罪己诏。
那多半是在他的国家遇到天灾的时候,他认为那是由于自己因为什么事得罪了上天,担心会受到上天更大的惩罚。
我没必要做那样的事给上天看。
我是在自己怪罪自己啊。
我没在环儿那里多留,去谨身殿读书。
我读了一整夜,未觉困倦。
我喜欢司马迁的《史记》,还喜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两司马,各有千秋。
我很认真地读了《资治通鉴》唐太宗事:“上问魏徵曰,群臣上书可采,及招对,多失次,何也?对曰,臣观百司奏事,常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况谏者拂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尽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辞色愈温。”写的是唐太宗纳谏。他希望得到有用的建议,真是煞费苦心,这一点,他比我聪明,我是明明得到了好的建议,却没有采用。
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建议是好的。
我是不是有些愚蠢呢?
至少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我又想到魏徵,唐太宗有他这样的良相,我却没有。岂止没有,他的丞相是流芳千古,我的丞相则是万年遗臭。
这样想着,我哪里还有什么困倦,我书也读不下去了,越读心里越乱,我放下书,绕着长案,一圈又一圈地踱步。这一次杀的那么多中书省和各省的官,都容易填补,只有左丞相,让谁来都不合适。我到何处去找一个魏徵?
我又想起在广东的汪广洋。他常年受胡惟庸的压制,在中书省不能抬头,现在正好是用他的时候。可是,我同时又想到一件事,刘伯温吃了胡惟庸派人送的药,反而病重,我当时起了疑心,向汪广洋询问,他那时还在中书省,他说,胡惟庸不会做害人的事。我相信了汪广洋,于是留下了大患,险些酿成大祸。我想他并不是不知情,而是不敢说,他要明哲保身,不惜犯欺君之罪。他拿着我的俸禄,误我的事,我的粮食还不如喂狗!
这样想着,我只恨天不快亮。
好不容易到了早朝,我下一道诏,立斩汪广洋。
我的心头之恨算是消了一些。
而我的丞相,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中午,徐达陪我饮了几杯酒,又下了一盘棋。我试探着问他,愿不愿意执掌中书省。他连说不可,拒绝得没有一丝余地。
我说:“等有了人选,马上让你换。”
他说:“皇上,君无戏言。”
我说:“你同意了?”
他说:“皇上明知臣不能胜任,还要臣上任,岂不是戏言?”
我说:“你还是当你的大将军吧!”
徐达不肯干,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还是使我心烦意乱。晚上,我不想再到谨身殿去读一整夜书,又去看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