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续一段袁绍的发家史就不能不先说说公孙瓒,说公孙瓒又不能不先说说幽州牧刘虞,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刘虞是个好同志。首先是作风过得硬:
1.坚定的政治素质。极为忠于东汉皇朝,不谋私利,几次被人劝进当皇帝都不干;
2.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身为一州之长,却整天穿得像个要饭的,破衣烂衫,连鞋都得用麻绳绑在脚上才不至于掉下来,并且是粗茶淡饭,不过节连肉星都见不到,所以史载: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3.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守边数年,邻近的几个小国没有敢犯境的,天下都闹黄巾,唯独他那个幽州闹不起来,光接受邻州的难民就达百万余口。倒不是说他打仗多厉害,主要是善于利用他人灵活多样的战术。
公孙瓒就是他在朝廷派兵征乌桓时发现的一个将才,被他留在了幽州任骑都尉,率领幽州的部队,对外族作战打出了威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使外敌闻风丧胆,支援内地的平黄巾战争又是所向披靡,破敌三十万,俘虏七万余,公孙瓒因此被官拜奋武将军,封蓟侯。
董卓之乱后期,公孙瓒受袁术明请,袁绍暗邀,攻入韩馥的冀州,一路凯歌,逼得韩馥让位于袁绍,从此刘虞便渐感公孙瓒不服节制了,挑着个幽州刺史的衔,竟然委任了冀、兖、青三大州的刺史,那他这个幽州牧还算个干啥的?
公孙瓒的兵一贯喜欢抢老百姓,对此刘虞大为不满,可公孙瓒照样我行我素,刘虞也毫无办法。终于有一件事成了二人火并的导火索: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那里为侍中,皇帝东归前暗派他回幽州带兵接驾,谁知走到南阳被袁术给扣住了,写了封信,让刘虞派几千部队来同刘和一起西去迎驾,公孙瓒了解袁术的为人,劝刘虞别上袁术的当:那家伙从来就说话不算数的!
但刘虞救子心切,没听公孙瓒的,还从公孙瓒部下硬调了几千骑兵去接刘和,公孙瓒大为不满,索性暗递话给袁术:别放那小子。结果导致骑兵让袁术给收编了,儿子还照样关在袁术那里。
万幸刘和从袁术手里逃了出来,谁知走到袁绍防地时正赶上袁绍与公孙瓒翻脸开战,刘和又被袁绍给扣起来了。公孙瓒却不管州牧的少爷在袁绍手里,对袁绍照样穷追猛打,差点没把袁绍给灭在冀州,刘虞对公孙瓒彻底寒心了。
正好公孙瓒兵败界桥,退回幽州蓟城,重整旗鼓,欲待再战,刘虞却对战胜袁绍没有了信心,坚持不让公孙瓒私自用兵,这时候的公孙瓒又岂肯听刘虞的?照样提兵南下,与袁绍战渤海、争青州,一场马拉松战争打了二年有余。
后来双方的粮食吃完,就去抢老百姓,老百姓抢得无可抢了,就只有去荒地挖野菜充饥,最后直到搜刮得田野里连青草也没一根了,这仗才实在打不下去了,双方默契退兵,青州让给了袁绍。
刘虞再也无法容忍公孙瓒的穷兵黩武了,就卡住了公孙瓒部队的军粮不予供应,公孙瓒干脆纵兵去百姓那里去抢,本国的抢干净了就出境到国外去抢,刘虞在皇帝那里告公孙瓒纵兵为匪;公孙瓒就去告刘虞有意饿死三军。
这时候的皇帝自己都饿着肚子呢,哪会管得了这种闲事?
刘虞一看中央指望不上了,就自己集结了十万杂牌部队,准备除掉公孙瓒,公孙瓒的兵正好都去抢粮了,老窝蓟城仅剩了亲兵卫士数百人,根本就无法守城,只好从东城挖地道准备溜出城去。
刘虞的部队趁机攻进了蓟城,哪知人虽多却不大会打仗,巷战中打得甚是辛苦,有人建议顺风放火烧了公孙瓒的那点兵,刘虞一看四周全是民房,那哪儿行?要以民为本么,怎能纵火烧民房?
孙瓒也发觉了刘虞的这一弱点,就带人偷绕到上风头,放起了大火。刘虞的十万大军被一把火烧懵了,公孙瓒趁乱率领自己的这几百精锐直捣刘虞的中军,一路杀去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直追杀到刘虞的中军所在居庸,反而把刘虞给活捉了。
这下全幽州都降服了公孙瓒,不过因为刘虞的名声实在太好了,朝廷和邻近州郡的要人名士都来替刘虞求情,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公孙将军怎么也要留这个上天都会可怜的人一命。
公孙瓒来了个黑色幽默:时正大旱,天空万里无云,他在一个空地立了根木柱,把刘虞绑在了上面,说:“这刘虞以前与袁绍合谋篡夺帝位,罪在不赦,如果他真的有天子的福分,那老天肯定会下雨救他的。”
结果老天没那么灵验,一个雨点也没掉下来,所以刘虞的脑袋也就自然掉下来了,被送到了京师,还有一句话跟着:不能怨别人,是苍天没救他。
公孙瓒在拿刘虞的生命开玩笑,但实际上他也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着玩笑!
杀掉刘虞,使他在幽州民心尽失,部队也失去了昔日强悍的战力,偏又有邻国的桓峭王素感刘虞恩德,率鲜卑七千余骑南来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为刘虞报仇,袁绍也就及时地放归刘和,并遣兵十万助战,共同攻向幽州。
兴平二年,公孙瓒大败于鲍丘,自此仅困守在易水现筑的新城易京一地,实际上幽州全境已落入袁绍之手。
及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九月,曹操把汉献帝从洛阳迎到许都后,袁绍已控制了青、幽、冀、并四州之地,手下数十万强兵悍将,已不是曹操所能惹得起的了。
问题是惹不起也要惹,如果就此被袁绍吓住,不但会引起他的得寸进尺,身边的朝廷重臣也不会拿曹某当回事。初掌朝政,如果连一个袁绍都对付不了,又如何威服天下呢?
曹操用的手段极简单,就是爹妈对付顽皮孩子的一手:先打一巴掌,然后赶紧往嘴里塞一块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