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弘光政权初成立的时候,明朝的朝臣,东林党和阉党曾经联席开过会议商讨国家的大计和行政的方针。
兵部尚书史可法,首先提出大政方针是当:"亟召天下名流,以收人心",也就是说要团结广大的群众,一致对外进行光复祖国河山的事业。至于施政计划根据当时官僚们奏疏的意见,和当时实施的情况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关于兴修水利减轻租税方面他们很明白从明万历以来的横征暴敛,弄得民生凋敝以致激起了普遍的农民大起义。于是颁布大赦的命令制定新的税法,"凡新加练饷,及崇祯十二年以后一切杂派,并各项钱粮,十四年以前实欠在民者,悉免之。""关税增加太多,大为商民之害,今止照崇祯三年旧额征解,其正税之外一切新加私派捐助等项,概行除免。"又鉴于明太祖开创立国,占领江南,就提倡兴修水利开垦屯田作为兴复的大计。于是集议开屯,以为:"江北地广,今为畿辅(京城近地),若招集流离,开立屯田;择其邑之豪,以百夫屯为百夫长,以千夫屯为千夫长,连其什伍,教之兵阵,就使守御,实为强富之要策。"自从兵兴以来,由山东到北方的道路阻绝,为要发展交通,便于运输,有人主张兴复海运借以联络南北,作为声援,也是于国计民生很有利的。
关于政治军事施设方面当时虽然有把守南京的军队,还有从北方南下的高杰、刘泽清、黄得功等所率领的军队,合起来还有三四十万人,但都是彼此不相统率,散漫无纪,史可法以兵部尚书的资格,主张裁去南京内外守备、参赞等徒糜费粮饷的虚衔,遵照明成祖以来北京的旧制,设立京营府卫的制度,"简精壮,募义勇以实之",把兵权集中到中央,地方上所驻扎的官军都得听中央的调遣,就像人的四肢手和手臂的运转动作,因之调动指挥起来,方能得到灵活的运用。还有从明朝中叶以来的弊政,宦官专权,设立了东西厂,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等为统治者御用的特务机构不合理的制度。右佥都御史祁彪佳指出这些弊政是:"诬告遍及于善良,怨愤充塞于京畿,欲绝苞苴而苞苴弥甚,欲清奸宄,而奸宄益多,此缉事之弊也。"同上。为了拯救人民的痛苦,明了地方上的情况,在新政府成立之际,正好肃立官纪,澄清政治,东厂缉事这些弊政是有裁撤的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