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兰西(2)

牛津欧洲史(第二卷) 作者:(美)罗宾·W·温克


2.马萨林

黎塞留和路易十三分别在1642年和1643年去世,又一个幼主即位,而他的令人憎恨的母后,奥地利的安妮(实际上她来自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在那里的王朝被称为奥地利王朝),开始摄政统治,所有这一切似乎预示着,曾经在亨利四世死后发生的危机会再次出现。这场新的危机被一位新的首席大臣化解了,这个人就是朱尔斯·马萨林(1602—1661)。马萨林是一个西西里人,曾由黎塞留亲自遴选和授教,并与安妮异常地亲近。马萨林也是一位枢机主教(尽管不像黎塞留一样曾经做过司铎),同时也是相信国家至上的典型代表。马萨林同样不关心法国的财政状况,他像黎塞留一样在职业生涯中积累起一笔巨大的财富。他同两个派系的法国贵族都相作对:佩剑贵族和封建权贵的后裔;穿袍贵族(这里的长袍是指法官和其他官员的官袍)和已经买到政府官位的平民的后代。前者由于被一个外国人的摄政统治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而感到怨恨;后者由于已经对公债劵进行了大量投资,对马萨林借钱来满足战争开支而后又忽视偿还亏欠国家持劵官员利息的随意方式而尤感嫌恶。

1648年,不满引发了“投石党”(Fronde) 运动(它的名字来自于一种投石工具,巴黎的孩子用其向马车中的富人投掷小石头),这是17世纪中期在欧洲爆发的几个叛乱之一。一些暴乱涉及了乡村的农民和巴黎平民,他们由于经济萧条和与之相伴的“三十年战争”的后期战役?贫苦不堪,并经历了1648年到1651年大饥荒的深重灾难。但是,“投石党”运动则基本属于贵族的反叛,开始由来自巴黎议会的法官领导,巴黎是穿袍贵族的据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后,则由从“三十年战争”中归来的贵族官员所领导。令人不解的是,诸多“皇族”(王室的亲戚)都带着私人军队前来干预。尽管马萨林不得不两次逃离法兰西而出外流亡,尽管王军必须围攻巴黎,尽管马萨林迫于压力而做出让步,但是,这场实际由议会和贵族所发动的两次叛乱的最终结果是议会和贵族都遭到了削弱。

当太后和她的儿子于1652年10月成功回国的时候,?多数的巴黎平民都支持他们,“投石党”人也准备接受路易十四的个人统治。从根本上来讲,“投石党”运动的失败是因为它在乡村没有真正的根基,甚至也未获得各城市正处在上升阶段的中产阶级的真正支持。更确切地说,这在本质上是一场权力争斗,是马萨林和他的新官僚同两个享有特权的贵族群体的直接对抗,而这两个贵族群体的每一方都不信任另一方。马萨林所必须做的就是施用古老的罗马格言:“分而治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