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意大利战线在此期间,意大利与英、法、俄三国在1915年4月秘密签定《伦敦条约》(Treaty of London),作为加入协约国集团的条件,三国承诺奥?帝国与土耳其的塔兰托(Trent)、的里雅斯特以及其他领土,未来将划归意大利。意大利于5月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并在奥意边境至亚德里亚海沿线开辟了新的战线。由于这一战线大部分处于山区,战争被局限于大约60英里的伊松佐河(Isonzo River)沿岸地区。在随后两年的拉锯式厮杀中,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但却钳制了奥军几十万军队。然而,随着俄国接连不断的失利,意大利在1917年秋末几乎被击垮。德奥军队最终得以在卡普利托(Caporetto)突围,意大利军队被迫退往威尼斯平原。英法军队虽然疾速越过阿尔卑斯山实施了增援,但阻止德奥军队继续推进的主要障碍是严重滞后的军需补给,意大利军队最终在皮亚韦河(Piave River)沿线稳住了阵脚。
(4)达达尼尔海峡与巴尔干1915年的达达尼尔战役意义重大。随着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轴心国以及西线法军对德军的成功阻击,英国高层认为有必要在爱琴海地区进行两栖作战,以期占领君士坦丁堡并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极力支持东方计划,主攻目标是阻割黑海与爱琴海两海峡中偏西南方向的达达尼尔海峡。这就是著名的加里波利战役(Gallipoli campaign),因位于达达尼尔海峡欧洲一侧的狭长半岛加里波利而得名。
1915年3月,英法舰队曾发起夺取海峡的军事行动,但最终因舰船不堪水雷的破坏而终止。不久之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法国军队,又在达达尼尔海峡亚洲和欧洲两侧海岸的多个地点展开登陆作战。由于联军内部缺乏密切的协调与配合,并且遭到了土耳其人的激烈抵抗,协约国军队最终无功而返。加里波利战役代价巨大,伤亡高达50万人。澳新(Anza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认为,他们被英国军官拖入了毫无意义的大屠杀,澳洲人独立的民族主义也首次得以明确的显现。
塞尔维亚在引发大战的危机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应该有一条巴尔干战线,而且所有的巴尔干国家最终都卷入了战争。在巴尔干战线上,奥地利军队同样经历了失败。奥军虽然曾一度占领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1914年12月),但不久即被赶了出来。对立双方都曾极力拉拢保加利亚,但它最终于1915年秋加入了轴心国集团。德国向巴尔干派出了援军及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1849—1938)将军,并在其指挥下最终击败了塞尔维亚。
为了抗衡德奥在巴尔干的进攻,英法军队将数个师的兵力调往希腊城市萨洛尼卡(Salonika),并在马其顿地区开辟了战线。希腊内部分裂为两派。一派以国王君士坦?(Constantine,1868—1923)为首,同情轴心国,但主张希腊中立。另一派支持协约国,以总理韦尼泽洛斯(Eleutherios Venizelos,1864—1936)为首,并秘密同意协约国军队在萨洛尼卡登陆。在协约国的巨大压力下,君士坦丁国王于1917年6月将王位传给次子亚历山大(Alexander,1893—1920),韦尼泽洛斯随之掌握了实权并正式对轴心国宣战。
与此同时,俄国千方百计想将罗马尼亚拖入战争。协约国承诺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割让给罗马尼亚,不堪诱惑的罗马尼亚于1916年8月加入了协约国集团。轴心国军队横扫了罗马尼亚并于1917年1月控制了罗马尼亚的绝大部分领土。1918年3月,俄国单独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罗马尼亚被迫将部分领土割让给保加利亚并将其原油产地租借给了德国。
截止到1918年夏,马其顿战线始终处于僵持的状态。随着美军迅速开入法国,协约国的将领们决定增兵萨洛尼卡。此次增兵成效显著。在法国将军弗朗彻·德斯佩雷(Franchet d’Esperey,1856—1942)的指挥下,马其顿战线的协约国军队最先彻底击败了敌人。进入9月份以后,法国、英国、塞尔维亚及希腊军队,沿亚德里亚至保加利亚边境一线全面推进,并迫使保加利亚于9月30日签署了停战协定。到11月初,协?国军队在多处突破了多瑙河。随着11月11日西线停战的实现,高举三色旗及其他旗帜的法国等协约国军队,一路高歌直指维也纳。
(5)近东和殖民地地区这场扩及近东、非洲、远东以及各大洋的世界大战,充分显现了非大陆事务的重要性。近东地区的战争更直接激发了延续至今的民族主义。经德国专家训练和指挥的土耳其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抵抗。1916年4月,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现伊拉克)的库特(Kut)地区迫使英军投降,并挺进到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谷(TigrisEuphrates Valley)。但英军于第二年挥师北上攻陷了巴格达,彻底瓦解了土耳其人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
1894年,亚美尼亚人的起义被残酷镇压,英国和法国因此向土耳其施压要求实施改革。但改革没有得到推行,亚美尼亚人的起义仍不断发生,1895至1897年间8000亚美尼亚人因此而丧生。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一直在等待时机,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们看到了新的机会。当俄国人在凡湖(Lake Van)地区发起攻击时,附近的亚美尼亚人率先攻下了土耳其要塞并交给了俄国人。土耳其政府据此宣称各地的亚美尼亚人都在协助俄国人,因此下令所有的非穆斯林撤离交战地区及交通要道。成千上万受驱赶的亚美尼亚人惨死于炎热的大沙漠,大批男人遭屠杀,女人遭强奸,幸存者被迫皈依伊斯兰教。战争结束时,亚美尼亚人的数量大幅减少,战争中丧生的亚美尼亚人约达100万。
英国统治的其他阿拉伯地区也对土耳其人抱有敌意。具有传奇色彩的陆军上校T.E.劳伦斯(T. E. Lawrence, 1888—1935)非常了解阿拉伯人,在他的协调下,埃德蒙·艾伦比爵士(Sir Edmund Allenby, 1861—1936)(将军)率领阿拉伯起义者从埃及出发进行远征。截止到1917年底,英国已经占领了耶路撒冷。1918年9月,英国在叙利亚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英国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并迫使土耳其于10月30日签署停战协定。
这些战役不仅催生了独立的阿拉伯国家,而且也孕育了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以色列。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以外交大臣及前首相亚瑟·詹姆斯·贝尔福(Arthur James Balfour)命名的《贝尔福宣言》,承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家园”。这实际是1922年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的结果,英国将依据授权对拟建中的犹太人家园提供保护。
在英国海军的阻截下,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大多与本土失去了联系,但这里的德军仍能有序运作。在东非地区,他们成功地顶住了一系列进攻,并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日到来时仍保有相当的兵力,其指挥官直到11月23日才最终投降。但德军在其他殖民地的战绩并不理想。由于缺少足够的基地和兵力,到1914年底为止,德国的其他海外殖民地均被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法国及日本等协约国军队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