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李德贵所说,站在后山巨大而坚固的岩石上,整个苏州城便在脚底。
那些高低不一的房屋从山上望去,小得如鸽笼,平时很大的园林,此时小得就像绿色的脸盆,而汽车就像蚂蚁。小敏第一次知道,华城原来是这么小。
天空依旧很蓝,蓝色的天空下,夕阳的余晖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跳跃,小敏的心也随之开阔起来。
“苏州真美。”望着眼前的景色,李德贵一改刚才枯木般严肃的神情,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是啊,真美,以后常来。”小敏也由衷地赞叹。
“谢谢你能陪我来这里。”
“这有什么好谢的,反正我也没事,不就是玩吗。”
“我一直想来,但没人陪我。一个人我不敢来。其实我早该来了。”
李德贵的话,再一次让小敏莫名其妙,但她没有往深处想,她也不愿往深处想,眼前的景色太美了。小敏应付了一句,是吗,然后又继续看山下的城市。
有风吹来,很轻很柔,像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引子似的,缓慢但又直接,由远及近扑面而来,柔柔地吹在小敏的脸上。站在岩石上的小敏,长长的头发便轻轻飘了几下。
小敏陶醉在眺望中。
两人都不说话,天地之间,默然无语。
不大一会,黄昏便从远处奔涌而至,像是从天边刮起的沙尘暴,沿着广饶的大地席卷而来,不知不觉就到了跟前。
“我们回吧,天晚了。”过了好久,李德贵说。
小敏这才从恍惚的陶醉中醒了,定睛一看,天确实快晚了。
“哦,是该回去了。”小敏说。
小敏赶紧随李德贵下山。下山的速度很快,除了几处险要地势以外,他们走得都很顺畅。尽管如此,到了山底,天还是黑了,月亮早已爬上了云头。
山底已经没有了公交车,也不见的士踪影,他们只好叫上一辆三轮车前往最近的小镇木渎。
由于爬了半天的山,再加上三轮的颠簸,到木渎镇的时候,小敏已经是饥肠辘辘。小敏提议,在木渎吃了晚饭再回华城。
此时的李德贵,比在山上时明显轻松了许多。他说:“好啊,我带你到石家饭店吃吧,那里的鲅肺汤很有名气。”
“李大哥,你诳我吧,鲅鱼是鱼吧,鱼哪来的肺?”
李德贵说:“我也不知道,但我听人说过,就叫鲅肺汤。没错。那里生意很火呢,吃饭要排队的。”
“是吗?你好像对木渎很熟?”小敏问。
“熟,熟得不能再熟悉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底下所有的乡镇,没有我不熟悉的。”李德贵说这话时,眼里又闪过一些不易觉察的惶恐。
到石家饭店后,小敏才知道,那道菜确实叫鲅肺汤。因为过了晚饭时间,店里没多少客人,上菜后店小二便在小敏的央求下,给他们讲述鲅肺汤的来历。
原来,这里面有个典故。
店小二说,这个菜名本叫鲅肝汤,1929年中秋佳节,又是鲅肥气爽时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游览太湖赏桂花的归途中,也特地到木渎石家饭店来品尝鲅肝汤。
店小二说,于右任吃得很高兴,即兴赋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鲅肺汤。”
店小二说,不知道老先生是喝糊涂了,还是怎么的,竟然把“鲅肝”写成了“鲅肺”。
店小二说,后来有人笑话老先生笔误,在报上发文笑话,老先生哪肯承认,回击说,鲅鱼的内脏,在太湖一带就叫鲅肺,于是打起了笔墨官司。
店小二说,官司打来打去,倒把这道鲅肺汤打得名满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