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节:中国崛起策七 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3)

中国崛起策 作者:刘涛


联系到本篇笔者要侧重谈到的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良好的社会分配制度,需要我们进行模式创新。我们应该认识到,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中心主义未必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国家必须注意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应增强其税收汲取能力,特别是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加强社会再分配;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进行倾向于弱势群体的再分配,应该是当前改革的重心。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央政府对我国社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议题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也很高兴看到国内学界对模式转换和模式创新的讨论,我想这会对未来中国稳定、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关注弱势群体,建立良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安排的问题和思想观念问题,而不仅是经济和财政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意愿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穷国也可以在经济底子较薄、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建立与本国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比如斯里兰卡、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和古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和许多前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建立了全面、综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建立全民就业、全民医疗系统、全民教育和全民社会福利以显示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有利于当时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竞争。当然,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计划经济和极权政治完全束缚了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的活力,东欧和前苏联的集体计划经济实验彻底失败了。这里笔者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的国家一样可以建立符合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建立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未必就能实现现代化(如古巴和斯里兰卡),但是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一定离不开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新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国也建立了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他如欧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无例外地建立了健全或比较健全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在计划经济、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制度彻底失灵后,我国很自然地会偏向提高经济效率,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引进市场机制,学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只是我们忽略了市场经济是和现代的社会保障机制、现代的法制国家和现代的公民社会机制共存于一体、不可分割的,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也经历过残酷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阶段,并经历过垄断资本主义瓜分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出于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出于战后大众对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社会主义改良的思想,在战后许多西方国家如英国和瑞典,工党和社会民主党都长时间地执政,凯恩思主义更是大大地改良了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社会分配,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大众消费,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改良和洗涤,让社会稳健的、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可能。

我们在学习西方时,不能片面地受美国市场自由主义或是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而忽略了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黄金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提高大众收入、刺激大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而产生的。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流论述是全面的市场自由和竞争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可以说强调的是人的生产者的这方面,但却忽略了人作为消费者的这一方面。在提高生产力这一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大锅饭和铁饭碗早就成了过去时代的代名词,竞争和效率已经得到大多数民众观念上的认同,中国企业的效率、生产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另外一方面在把人作为消费者这方面,却经历了很大的曲折,如果忽视民众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忽视了通过社会投资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让弱势群体享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让部分民众的生活改善大大地受挫,那内需市场就迟迟不能得到发育。因此,我们要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当将社会主义的优势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和市场调控结合起来,放弃那种"中国必须经历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万能的错误思想,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实现以下的转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