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鳌拜说得很自信,但多尔衮还是觉得这位大将勇猛但却鲁莽,不可轻信。此时多尔衮的心情更是焦躁不安,踌躇不定。这时他突然看见了站在文班后列的魏裔介。此时多尔衮突生诡计,他乜斜着双眼走到魏裔介面前,假装和颜悦色还略带着一些讽刺意味说道:“我们的魏先生,你这位如今闻名于朝野上下的大儒,太后和一些文臣武将又特别地器重你,你虽然品级不高,且高居幼帝之师。谈一下你的高见吧?”
此时,多尔衮的用心,魏裔介心知肚明。他知道多尔衮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考验自己,给自己难堪。魏裔介显得异常镇定,拱手回答:“摄政王,以微臣愚见,大同乃是吾国西北咽喉,是华夏文明传播西域的重要通道,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同失则西北无控,大同得则京城稳固。为此,我们必须抢时间控制局势,收得大同,但马上用兵以武击之,势必造成姜镶各部众将士人心齐反。双方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姜镶主将一人谋反,并不代表众兵士有谋反之心。众兵士皆是吾皇的手足,天子的血肉,微臣想吾皇是不愿看到子民流血的。如果马上以武力攻之则必造成众平民将士流血抛颅、妻离子散,会对无数家庭造成无辜的创伤。吾皇是英明的,远可比得上尧舜,近可比唐宗宋祖。吾皇是永远也不想看到国民自残相杀,战火不息。微臣以为不如马上修书一封,阐明利害关系,威胁一下姜镶,看他反应如何。微臣想姜镶见信后必会有所迟疑,在这期间我朝可马上集结兵力以备之。如顺,可厚金封赏,如反,可随时率兵全力击之,也不迟。”
“好!”魏裔介陈述刚刚结束,多尔衮双手击掌喝彩道,“魏先生,本王看就依你高见行事,马上修书吧。”多尔衮随即说道。
“臣反对!”宁玩我大声道。
“谁人反对?”多尔衮目光炯炯环视众臣,“宁大学士,你有异议吗?”
“臣以为魏裔介与姜镶都为汉人,魏裔介出此策略不免有偏袒之嫌,倒不如直接发兵击之。”
多尔衮瞪大眼珠子,使劲瞪了宁完我一眼:“宁大学士切不可胡乱猜疑!魏裔介修书。”多尔衮话音刚落,太监遂将笔墨、纸砚连同书桌一起抬到了魏裔介的面前。魏裔介略作沉思,即挽袖挥书,大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