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名其妙的低潮

男人那几天 作者:尹璞


别看男人“例假”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绝对不可小视。它会在生活、工作、学习、婚姻、爱情、社交等方面“大显身手”,把男人的生活搅得一团糟,真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小王年纪轻轻,身体没什么毛病,可过一阵就会有几天头痛、失眠、便秘、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新知识或者完成复杂的脑力工作变得吃力,让他烦不胜烦。为什么突然间自己变得跟个老头似的?!最难受的是晚上,不到该睡觉的时候就犯困,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又睡不着,一躺就是一个多小时,特难受。严重的时候,小王还曾经请病假卧病在床。为此他去了好几次医院,还曾住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医生开了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检查单子。可没等查完,就好了。

其实,小王身体没问题。做了两个月的日志之后,小王发现,自己这些不适症状大约是每28天发生一次。原来是男人“例假”如期到来,体内激素水平开始发生变化,睾丸酮、雄激素的含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由此引发生理上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心理的一些波动。体内生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自己现在不完全是平时的自己了。

一个最基本的区别是,男人的“例假”和女人的例假是不同的,男人的“例假”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呈周期性的情绪变化,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危害,不属于疾病之列,但是在“例假”期间,男人毕竟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感觉,处于一种消极的身体、心理状态。而且,在“假期”里,他脾气急躁、易冲动,增加了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几率。不良的情绪还会对他的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使他食欲不振,诱发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结肠炎、便秘或腹泻。“假期”里那种焦急、恐惧、沮丧、悲伤等情绪可以刺激人体的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诱发多种疾病。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若是还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就无形中在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时,首先提出“抗议”的,往往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身体上的反应不是什么“病”,起码不是有器质性根源的“病”。准确地说,它是我们的身体在给我们一个提醒,一个信号。聪明人应该增加自己对这些信号的敏感度,注意和重视自己身体给自己的善意提醒。不仅科学告诉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就连包括道家学说、印度哲学等在内的诸多古典智慧也都告诫我们,要认识自然,争取最大程度上与自然保持同拍。但是,男人有一个习惯,或者说是毛病,那就是,喜欢以我为主,不愿意做适应性调整,甚至把作出适应性调整看成一种示弱。其实大可不必。

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按如下要求去做,我们起码能够缓解一下问题的严重性。

1. 作息规律+作息提前。这几天,按时吃晚饭,晚饭后不要安排其他活动,保持每天比平时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这样有助于避免失眠。同时,早上比平时早起一刻钟到半小时。

2. 早点。不管你有没有男人“例假”症状,你每天都应该吃早点。早点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男人“例假”期间,早点尤其重要。早点吃的不需过多,但是要注意营养的搭配,最好避免油炸食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

3. 运动。运动能给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有助于保持创造力和竞争力。运动本身能带来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提高内啡肽的分泌,帮助你心情舒畅。

如果去健身房不方便的话,没事儿,您不是比平时早起了至少一刻钟吗?出了家门先快步走一刻钟。如果您是乘公交上班的话,就走两站地,然后再上车;如果您开车,就在小区快步转几圈再进车。到了公司,别坐电梯,走上去。8小时内上下3-4趟。当然,根据楼层高度。您要是在58楼上班,走其中一段足矣!您要是在一楼,或者在平房上班,到旁边找个楼爬去。下班回家路上,提前一两站下车,快走回家。注意,一定要是快走,一定要达到心跳加速,微微发汗。

4. 注意保健。男人“例假”期间是男人的生理低潮期,免疫力明显下降,所以,一定注意保暖,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较高的水果,也可以每天吃一片多种维他命或VC片。注意休息,这不是开夜车的时候!

5. 睡觉有讲究。人在一天当中,有一个连着一个的90分钟周期,兴奋一个半小时,然后低沉一个半小时。白天时,只要你不是处于严重缺觉状态,由于有事干,这个周期不太明显。下了班以后就明显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很困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能入睡,结果,“困过头了”,反而精神了,再想睡,在床上辗转反侧,数了无数只绵羊,就是睡不着。这是因为,当你错过了你的低沉期后,又进入了一个90分钟的兴奋期。所以,最聪明的办法不是强迫自己睡,而是干脆起来,听听放松的音乐,读些放松的读物,把这90分钟的兴奋期度过,稍有睡意马上上床,然后就可以很轻松地入睡了。这时必须注意:不要做令人兴奋、或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事,比如上网聊天、看现场直播的球赛、看刺激电影等等。

如果我们生活比较规律,这90分钟周期也比较规律。但是,在男人“例假”期间,这90分钟周期也容易错位。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建议,干脆早睡半小时,也就是争取提前一个周期入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