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孙睿:为什么中国好电影少(1)

最后的盛典:散文卷 作者:安意如


好的文艺作品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电影也如此。

好莱坞有一套严格的制片标准,比如一页剧本拍出来是一分钟,起承转合一定相应出现在剧本的第多少页,一定要让观众看清主人公长什么样(侯孝贤有部片子叫《悲情城市》,要不是看了演员表,我真不知道里面演哑巴的是梁朝伟,全片两个半小时多,竟然没给他一个特写),剪辑师必须熟悉观众的视听生理习惯,决不能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哈欠连天。所以,好莱坞的片子,没一部好的。

所谓好电影,我的标准是:新、真实、具备诸多精彩细节。

新,体现在三点上:故事、人物和视听;

真实,即银幕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氛围,让人感同身受,甚至想哭;

细节,我一直认为也是情节的一部分,即细小的情节,甚至比情节更有说服力。

故事,是叙事文艺作品的骨肉。好莱坞也有故事,每部各不相同,但模式都是一样的,就像一个妈先后生出来的孩子,乍一看不一样,并且有男有女,细看,就能发现像的地方了,也就是规律。所以,好莱坞的故事没有新的。不是写不出来,是编剧不敢写,因为已经有成功的剧作样本在那儿戳着了,制片人没有道理不复制这种成功而去冒险采用一个未经市场检验的剧本。一部电影,始于金钱,止于金钱。说好莱坞,是为了解释中国电影现状,美国电影市场比中国成熟许多,好莱坞的制片人尚且如此,何况中国的制片人。

也有例外。一些中国制片人不熟悉好莱坞,所以,当一个并不符合商业电影模式但故事还不错的剧本出现时,他们敢于投资,无知者无畏。这种蒙着来的办法,中奖率有,但不会太高。所以,每隔三五年,会突然冒出一部这样的片子,在国际电影节上得个奖,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还在拍电影。

人物,是叙事文艺作品的魂儿,讲故事就得有人 即使是外星人或动植物,也得被赋予人类的性格和情感。一部即使故事不完整、结构松散的作品,只要有与众不同的人物,让观众觉得新鲜,也能吸引人。远的,比如北野武在自己的电影演的一些角色;近的,比如《不差钱》里的小沈阳。创造人物,除了从生活中发现原型,还要加入作者的想象力。比起故事,人物更难写。一部电影和小说,多年以后仍能让观众记住的,不是故事,而是里面的人。

故事和人物,不是电影独有的,也属文学范畴,只有视听是电影独有的,就像作家的文笔。电影的语言,就是视听的语言,包括很多要素,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之前一些中国电影取得的成功,只是在造型上做得不错。造型跟摄影息息相关,中国的摄影师在国际上还有一席之地,电影学院的摄影系教育在亚洲也是领跑的。但叙事不是光靠造型就能完成的,造型是很外在的东西,叙事更需要内在的调度、声画关系来完成,而这种对视听的更高要求,是所有中国人所欠缺的,这是经济条件所限。

中国老百姓听音乐的历史,最多不过三十年,从有邓丽君开始,而且前十年可听的东西不多,还不是家家有录音机。现在可能每家都有个数码相机或能照相的手机了,但二十年前,不是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摸过相机。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中国导演,视听思维和老外没法儿比,想创新,太难了。

就目前国产电影里走得比较极端的视听风格,无论是长镜头还是跳切,都是法国人半个世纪前就玩儿过了的。影像的形式感,或许再过二十年,那时候的中国年轻导演,能和老外有一拼了。

顺带说一下,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电视剧不能算作影视艺术,而更应该将其划分为曲艺类。电视剧无外乎分为实戏和虚戏两种;实戏的地方就是说话,善写台词的编剧能让演员耍几句贫嘴,无异于相声或小品,虚戏就是配乐加人物独白,等同于京韵大鼓或苏州评弹,丝毫看不到视听设计。下回曲艺协会再联欢的时候,建议电视剧导演和编剧参加。

真实,也就是生活的质感,电影比小说更容易表现的,这是电影的“照相性”所决定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