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出访到一家人出国
2002年,我参加了全国青联组织的为期3个月的“中国青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这是我首次访问美国,期间拜访了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百年前该学院创办人Walter Williams确立的“报人信条”镶嵌在大楼的墙面上,“I believe that a journalist should write only what he holds in his heart to be true. (我坚信记者应该只写他自己内心认为真实的东西)”这条具有普世价值的从业准则深深打动了我,我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到这个“记者的殿堂”接受一番思想的洗礼。
此后,我和这所新闻学院的国际交流项目办公室中国合作项目主任、博士候选人章于炎先生一直保持联系。2005年秋,我收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项目办主任Fritz Cropp博士签发的信函,邀请我当访问学者,并允许携家眷前往。这对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正当我兴奋不已的时候,太太和10岁的女儿却不想去。已是副主任医师的太太担心随我到美国当“专职内人”,荒废了自己的事业;而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则舍不得离开她的老师和同学们。
太太和我“谈判”——她去美国的前提是,在那儿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活干。于是,我们一起上网查找和她肿瘤专业相关的美国医疗机构,给其中的一些单位发求职邮件和简历,正好密苏里大学附属的一家癌症中心对我太太的中西医结合背景很感兴趣,老板特地打电话来和她交谈,并愉快地邀请她到那里去当访问医生。太太想通了之后,我们一起哄女儿——你喜欢的“迪斯尼”就在美国,那里上学很轻松,放学后没有作业,而且冬天还会下雪。爸爸带你去美国就是为了还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尽管女儿不太情愿,但总算不再反对出国。我们三人按照预约的时间到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去签证。因为我们的户口在福州,而福州人偷渡到美国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我们又是一家三口同时面签,很可能会被认为有“移民倾向”而遭到拒签。一些有经验的人建议我,分两步走比较稳妥——我个人先签,等出国后两三个月,再申请太太和女儿出来。我想这样做,固然我个人获得签证的把握很大,但是如果太太和女儿之后签证不顺利,我们岂不是要分居好长时间,那滋味可不好受。为了保证全家人能够在一起体验异国生活,我决定还是“铤而走险”——全家一起去签证。
签证那天,为了证明我们没有移民倾向,我特地带上了房产证、资金证明、单位证明、获奖证书、出国记录和与父母在一起的照片等一大叠用以证明可约束我们回国的材料。和我们谈话的签证官是一位中文说的很好的白人,他先用中文问我:“你到美国做什么?”我回答:“到密苏里新闻学院当访问学者。”他看着我递上的邀请信自言自语地说:“密苏里新闻学院在美国新闻专业排名第一,这个我知道的。”我想把其他证明材料通过小窗口递进去给他,他却说:“这些我不看。只有怀疑的时候,我才看。”他又明知故问:“你去过美国吗?”我回答:“是。”接着,他突然用英语问我:“Can you speak English?(你能说英语吗)”,我肯定地回答:“Sure!(当然)”。仅仅两分钟时间,面谈就通过了,出人意料的顺利!我根据网上“签经”准备的“必问题”,诸如“你为何要带家人一起去美国”、“届时你们会回到中国吗?请给出三个理由”等等,居然一个都没有问到。
我琢磨着,我们一家人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地获得签证,可能与以下三个有利条件有关:一、我曾经访问过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我的太太和女儿的护照上也有过出入境记录,良好的出国记录在美国人看来是诚信的表现;二、邀请单位密苏里新闻学院在美国名气很大,连签证官都知道;三、我服务的媒体《中国青年报》是颇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大报,也是美国大使馆必订的报纸。
从报纸专栏到父女博客
2006年1月11日,我们如期登上美利坚大陆。起初,我们的生活按部就班,我到新闻学院听课、开讨论会,太太去医院上班,女儿在当地上小学。也就是在开始适应新生活的阶段,文化震撼带来的心理冲击最大,我一直想把这种由于观念的碰撞引起的强烈感觉记录下来,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途径。正巧,中央电视台出资请我回国做一个消费者维权的专题节目。回到福州后,我和媒体的朋友们谈了对美国的感受,福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海峡都市报》老总孙德坚建议我和女儿合作在该报开个专栏,我欣然接受。
5月29日,“《大小眼看美国》——陈强陈韵正父女专栏”在《海峡都市报》阅读版首次亮相,之后,每个星期一,《大小眼看美国》专栏定期和福建的读者见面。后来,福建的朋友们通过MSN告诉我,专栏很有看头,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到,他们催促我开个博客,把专栏文章统统发上去。9月13日,我和女儿选择在人气最旺的新浪博客上开设了“父女博客”,把之前在《海峡都市报》上发表的15篇专栏文章一一搬过去。我知道办博客挺费工夫的,原先只准备把“父女博客”当作报纸专栏的电子版——报纸上登了什么,博客上就发什么,所不同的是博客上可以放些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但是,随着访问量的增大,网友评论的增多,我感到盛情难却,一周一次的更新频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网友的热切要求。于是,我每次出门都把数码相机挂在腰间,随时随地拍下有意思的画面,以“图解美利坚”为栏目发在博客上和大家分享。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早期的文章写的大多数是个人的经历,比如相机坏了找老美索赔,开车超速被告上法庭,违章停车被罚款等等。我个人角色的转化和博客的火暴,则是在2007年4月中旬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发生之后。我奉命采访这一重大事件,在一周内为《中国青年报》发回了6篇独家报道,受到了社长总编辑的通报表扬。这些独家报道同时在博客上发表,经过新浪博客的重点推荐,访问量剧增,“父女博客”一夜之间成了“名博”。
从“研究”新闻到“寻找”新闻
经过这次应急采访,我猛然发现,在美国我不仅仅是个“研究”新闻的访问学者,还可以是个“生产”新闻的记者。于是,我有意识地走出大学校园,走出惯常的生活圈,将触角尽可能地伸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采访当地的市长,旁听陪审团审案,暗访美国枪支管理,了解老美的晚年生活,探究美国人乐于助人的习惯,关注美国大学生就业,体会华人在美的真实处境,甚至加入义工参加志愿活动,切身感受美国社会对残疾人、穷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照。
收录本书的大部分文章,除了在《海峡都市报》“父女专栏”首发外,《青年参考》、《小学生周报》、《课堂内外》、《双语周刊》等也为我女儿陈韵正开设了“童眼看美国”等个人专栏。我想,这些报刊之所以对韵正的文章更感兴趣,是因为她的记录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位女编辑在约稿信中写道:“‘小眼睛’年龄虽小,但文章写得却是条理清晰,在讲述一件事情时,文字也比较简洁、明了。从自己成为小留学生,到美国学校的课程怎么设置,美国老师如何上课,再到美国的节日小孩子怎么过,描写得都很清楚。目前,国内很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姑且不论这种想法对错与否,但是,我觉得就小韵正这种现身说法讲述美国教育与文化的个案在国内应该会很受欢迎。”
此外,“父女博客”的文章还被《中国青年报》、《世界华人周刊》、《南都周刊》、《中国校园导刊》、《中国经济周刊》、《周末》、《每周文摘》、《作家文摘》、《都市女报》、《江南时报》等报刊采用。不少文章被海内外中文网站广泛转载。其中《华人在美国的处境到底好不好》单篇点击量超过33万,评论近千条。《美国穷人如何过日子》、《贷款买车成教学内容》、《免费公共资源从何而来》等4篇文章入选2007年“新浪博客最火300篇博文”。目前,“父女博客”的总访问量已超过282万,跃居新浪博客500强。
“父女博客”的火暴,引起了敏感的出版商的注意。回国后,有六七家出版商和我联系,希望把博客上的文章整理成书。最终我们选定新华出版社来出版本书的中文简体版,因为这是一家以出版新闻记者图书著称的权威机构,和我的记者身份及本书的内容十分吻合。
这就是本书的来龙去脉。最后想说明一点,美国和中国一样,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东、西海岸和中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生活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一个叫哥伦比亚的大学城,这座人口只有10万的小城曾经被评为“全美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确实感觉会比其他城市好。我们记录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微观美国”,充其量只是美国的一角,不可能代表美国的全貌。但是我们父女俩可以负责任地说,本书展现的正是我们“自己内心认为真实的东西”。
陈 强
2008年1月7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