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节:离婚的智慧与教导

老子与百姓生活 作者:姚淦铭


老子又说过:"安其居,乐其俗。"那么,如果你的条件比不上别人,比如你家庭的收入、住房、汽车等等,还有你的妻子不太漂亮,孩子也比不上别人家的,但是你如果安其居,乐其俗,那么你的婚姻家庭会幸福的。反过来,你家的条件很好,很富有,很有权势,很有地位,你也要"安其居,乐其俗",不要贪欲无穷啊!有了钱就赌博,就吸毒,就嫖娼,就换老婆,到头来婚姻家庭必然没有好结果的。

老子又说得很深入:"不失其所者久。"(第33章)不失掉那一所在的,就会永久。大家要问,这是哪一所在啊?这就是根本、根基之所在,对于爱情婚姻家庭来说,就是一种真诚的爱。只要真诚的爱不失去,不管多穷,不管多困苦,不管多么遥远,不管多么曲折,那种婚姻家庭会永久。当然一个富有的家庭,不管外面有多大的诱惑,只要夫妻"不失其所",那个家庭也就越过越好。我们可以分析好多家庭,之所以不能长久,就是与老子的这种教导违背了,就是"失其所者",那么当然不能"久也"!

再说当下有一些女性被称为"作女",北京的方言里有这个词语,东北、上海、苏杭一带也有这个词语。作家张抗抗写了一本小说《作女》,我读过她的《作女》后,也有启发,因为它反映出当代一些女性的理念,也值得解读的。这些"作女"就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是不安分守己、自不量力、任性而天生爱折腾的女人。你读了小说后,就知道她们是怎么折腾的、作的。"她"、"她们"挑战社会,永远不安分,一路上吸引着男性的目光、公众的诧异,身后有事业的辉煌,但更多的是两性的废墟。我曾经在讲演的时候,让现场观众来选择一下:如果是你,愿意和这样的作女谈恋爱?和她结合成家庭吗?有不愿意的,但也有愿意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多元的社会,多元的选择,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如果老子来了大约还是那句话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八讲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

世界太复杂了,爱情、婚姻、家庭的问题就十分复杂,所以老百姓有句话说得真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演绎一下,那么每个婚姻后面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两个人由爱情进展到婚姻,由婚姻又凝聚为一个家庭,夫妻孩子融为了一体,这往往就已经经过了不少的磨合,但是还有好多家庭最后还是解体了,离婚了。在今天,现代人有点心浮气躁,婚姻也变得有点气躁心浮了,离婚率居高不下,且越来越高,不就是一个反映吗?现代式离婚已经是滚滚红尘中的一道"风景"了。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都来念念一部经,就是念一下老子的《道德经》,那么也许可以帮助大家用来对付家家都有的那本难念的经,也许能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大家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就是在离婚问题上也让你见解非凡,因为老子可以给我们智慧。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生活充满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许多的未知数,当然爱情婚姻家庭也是这样,比如没有手机的时候谁会想到,手机还会带来一个"伪爱情"、"伪婚姻"的泡沫时代?没有网络的时候,谁会想到可以"网恋"、还可以逼真地虚拟"家庭生活"情景?

西方的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语言是深嵌在生活方式的框架中的。现在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变化,有时是非常有趣味地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与理念,比如看看中国人的问候,就是这样的。

在遥远的古代,当时人们一早见面时,问候语是:"昨晚你遇到它了吗?""它"这个字是蛇的意思,在古文字中是个象形字,就像是蛇的形象,字的读音和今天也不一样,在甲骨文中读的音就是""的音。你看,因为当时蛇很多,因此人们这样问候,这是友好地关心别人,你昨天遇到蛇了吗?后来人们问候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这是因为以前中国人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这样的问候中老年人还记得。据说,现在有一些人好几年不见面了,于是有这样的问候:"你换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好几年不见了,你的老婆换了吗?还有人家问你:"这是你的第几任夫人啊?"虽然不是普遍的现象,但是也反映了一些现代人的风气嘛!

近来有部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收视率很高。为什么呀?这说明离婚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人们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智慧、心理分析、心理引导。那么,老子那里有这方面的智慧吗?有啊!老子五千言中是谈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生之道,当然也有此道,不过他谈道是高度浓缩,高度抽象,因此他不是直接写明离婚当怎样怎样,而是从他的"道"中现代人可以解读、演绎出老子的关于离婚的智慧与教导。

首先,大家可以想一想,老子他老人家如果看到今天这种现代式离婚,是摇头,唾骂,竭力地批判,痛心疾首吗?我想他才不会呢,老子是多大多深的修养,他不会骂现代式离婚是大逆不道。他也许会请你在对面坐下,而他老人家悠闲地顺手采一朵花,闻一下,拈花微笑,温文尔雅地给你谈他的"道",谈他的"德",谈他的《道德经》,那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让你美美地喝上一碗"心灵的鸡汤",至于最后的决定,还是让你自己去掂量吧!

老子是一个大智者,他知道社会上万事也是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越演越多地向前发展与变化着的,这就是"道"之应用。婚姻问题也是如此啊,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是由"一而多",多至五花八门啊!但是人们是否能置身于万物之"多"中而能清醒地把握着"一"呢?如果能从"多"中逆溯而上去把握着那个"一",这就是大智慧,就能一生无殆了。

那么老子的这个大智慧是什么呢?这就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16章)吴澄说:"复,反还也。物生,由静而动,故反还其初之静为复;植物之生气下藏,动物之定心内寂也。"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世界上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能够观察到它们中的往复返归的规律。事物从产生开始向前,再向前,然后越来越远,然而到最远的地方它又要往回头返回了,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然后返回到开始。老子看到万物生长是有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

我们来看,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民权运动的大浪潮,性解放、女权运动等一个连一个,还有因为受到经济、现代科技等影响,许多人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的生活幸福为最重要,当这种追求和家庭发生矛盾时,往往不再因为有孩子而姑且凑合,于是家庭就破裂了,就离婚了。

比如我们说过的丁克现象,就在美国发源流行,但是"9·11"事件的发生,触及了人们的灵魂和婚姻理念。有材料说,倒塌的世贸大厦废墟中有数百具无人来认领的尸体,这使得人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以前只关心自己的工作、时间、金钱、幸福,然而这些无人来认领的尸体让他们对于亲情、传统家庭开始有情感上的回归。据说,"9·11"以后美国迎来了结婚和生育的高峰。丁克家庭比例最高的是在美国硅谷,硅谷这地方白领很多,收入很高,工作狂也众,所以不要孩子的不少。但是经过"9·11"以后,今天硅谷的许多人回归了,放弃了丁克的理念,开始结婚要孩子了,而且觉得原来生个孩子是这样地美妙,这样地幸福,终于认识到结婚生孩子此中之道是许多丁克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老子如果知道了,会微微一笑,因为这不正有点应合了他所说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道道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