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二、大三时就开始扩展职场人脉和求职渠道
相对来讲,大二和大三既少了大一时的那种迷茫与陌生,又还没有大四时那种即将就业或重新选择的压力,是一段比较舒服的时光,可以尽情去享受自由与学习生活的乐趣。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完全放松或者无所事事,我觉得可以在大二、大三时就开始积累自己的人脉,也了解一些求职渠道,这样在大四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不要害怕和陌生人讲话
我认识一位曾经是某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目前自己开公司的朋友杨总。我们经常一起喝咖啡,有一次,她跟我说起了她年轻时的一件事情:
1992年,杨总来到北京。在这个陌生之地,办事没有之前想的那么顺利,本来是来找一个朋友的,可当杨总来的时候,那人却不在北京。偌大的都市,让杨总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举步维艰”。
一天又一天,杨总去民族饭店找那位朋友,依旧被告知他没有回来。一天,在民族饭店楼下的公用电话,杨总拨通了朋友的号码,连月来的辛苦像泄了闸的洪水倾泻而出,杨总止不住地在电话里哭了。
放下电话,准备离开时,有一个陌生人叫住了杨总。
“你是深圳来的?”
“嗯。”
“我住在三楼,有空可以来找我聊聊。”
“ ”
杨总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没有多说就离开了。推开民族饭店的门,外面熙熙攘攘,路人左右穿行。站在街边,她感觉自己的时钟好像停在了那一刻,来来往往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我的目的地在哪里?她感觉自己被这个城市拒之门外了。
这个时候,杨总也不知道自己身上哪根筋“抽”着了,沉睡在内心丛林深处的老虎性格突然就醒过来了。杨总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回去找刚才跟我说话的那个人。因为杨总觉得,在那一刻,她需要有人和自己说说话。
杨总转身回到民族饭店,径直上了三楼。这个时候,杨总才想起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住的房间号。
也许是上天特别眷顾杨总,正在此时,那个人竟然出现了 他刚好要下楼。于是,他们一起吃饭、聊天。
杨总到现在仍然不知道生命中的贵人叫什么名字,但是,这次邂逅,却点醒了杨总这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在这之后杨总也迅速地开始实施那个陌生人教的寻找工作的方法。
杨总跟我说:“人生真的很奇妙。我没有想到,自己莽撞之下遇到的陌生人,让我醍醐灌顶。回顾这次经历,我总是有这样的人生感慨,当然,也希望能给现在年轻人求职就业的一点启示。”
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自我迷失之时,需要一种点醒,需要一种支持来引领我们走出精神的泥沼,驱散蒙蔽心灵的云雾,而这种点醒与支持有时正是从陌生人那里而来。
丰富多样的求职渠道
我当年在大三时向师兄请教求职办法,的确是给我的职场人生带来了一个转机,但这个方法不一定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如今,找工作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了,这些方法不妨借鉴一下:
一、校园宣传栏:小角落里的大前途
留意学校的宣传栏,尽管它也许很小、很不起眼,但千万别熟视无睹,特别是到了你开始找工作的时期,更要多多关注。说不定,上面就给你的未来指出一条光明之路。
二、校园招聘会:为出类拔萃的人更多的机会
在每年十月起至第二年三、四月间,大学通常都会举办校园招聘会。在这之前,你一定要从就业办公室多了解一些大公司前来招聘的情况,事先做好准备,不要错过机会。
三、熟人推荐:信任为你铺平道路
平时多和熟人联络,看看他们公司有没有招聘。你可以得到很多公司的情况,面试时就能比较有把握。通过朋友的介绍,你的简历会受到一定的重视。一定要抓住这种机会,好好利用。
四、人才网站:成本低
人才网站的特点是成本低,传送快捷方便,善加利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比较有名的一些网站有:中国人才热线、中华招聘网、21世纪人才网、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等。
五、平面媒体:比较可靠
很多平面媒体也是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比如报纸、杂志等,但不要一看到求职广告就急不可耐地发简历。对于应聘条件,一定要逐条对照,确信有把握的再投,除非你愿意白费金钱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