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是,十几个人亲口向冉冉承诺会去美容店消费,可是老板说她没有给美容店联系到一个顾客。冉冉没有那些人的联系方式,他们到底有没有去也就不知道,只能眼睁睁受骗。结果冉冉没有赚到一分钱,90元的押金也没拿回来,还被美容店堂而皇之地解雇。
冉冉的经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做兼职要选择正规商店或公司,弄清对方的底细,同时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
饭馆服务类
无论是一些大学周边小有档次的餐厅还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大棚,在这些地方常常可以看到做兼职的大学生。此类兼职即是饭店服务。它包括门前迎宾、端盘上菜和厨房打杂三大项。工作时间一般定于每天的午饭和晚饭两个时间段。工作时间不长,饭馆承诺管饭成为一些学生首选此类兼职的原因。
不过,在饭店打工会把自己搞得很紧张,与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冲突很大。做兼职也会影响到正常的作息,可能连中午睡觉的时间也没有,晚自习也给耽误了。因此,兼职固然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家庭减轻负担,但学习和健康毕竟是最重要的事。只有把兼职与学习、健康的关系协调好,做兼职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意义。
假日家教类
这是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最高也是赚钱最多的一类兼职。只要在双休日拿出六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赚到一周的生活费。然而大学生中做家教的人不会很多,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教科书大改版,跟几年前高中学过的知识大相径庭;一些孩子的性格很腼腆,加之一些大学生又比较内向,所以在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有些孩子接受新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成绩一时没有起色,家长认为是做家教的老师无能,很容易将其解雇。
兼职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凡事皆有度,兼职也不例外。如果从事的兼职太多必定会影响学习,另外过早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业上,将与大学要求的全面发展相违背。现在公司招聘也不是认为兼职经验越丰富越好。相反它会觉得你什么都不专业,没耐心。学习成绩一向是招聘公司看好的。所以做兼职应当适可而止,应该以学业为重,切忌盲目。
口才=口财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是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能写作的人不一定会演讲,但会演讲的人把它展示出来之后稍加整理就是文章。在大学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勇气和技巧,这对你以后的发展会有很重大的帮助,更有可能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
嘴巴是智慧的窗口
我每个礼拜都会给我公司的员工做培训,有一些是职场新人,总感觉他们过于沉默,话语太少,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提升他们,我在每次培训结束都有一段“分享与交流”的时间,让所有人都要讲,跟大家分享自己最近的感悟或者看过的一个故事乃至格言都可以,前提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而且必须是脱稿。
不少是刚刚毕业的,要么没讲两句就卡壳,要么刚发言就脸红,要么思维混乱不清。可见,在大学时期就没好好锻炼口才。很多人拿内秀来作为口才不好的借口,我觉得这是一种误区。俗话说:“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一个人如果真的有才华、有思想,一定是特别想表达的人,如果你都没勇气在公共场合表达你的想法和思想,那即使是有才华,也没人知道,你必然比别人少了一些机会。
我突然想到,在大学时期,这种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机会是在课堂上。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然而在一些大学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后换来的经常是集体沉默或零星回答,就连那些平时讲话滔滔不绝的学生也变得很安静。
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属于年轻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热情碰撞的地方,遗憾的是,现在的大学课堂远没有小学课堂活跃。“老师,我回答!”“我来回答!”小学生抢着发言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还不时用手肘敲打桌子以吸引老师的注意。相比之下,在大学里,只要老师一提问,即便原先低声讲话的人也会突然安静下来,但很少有人主动站起来,有时老师不得不点名叫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