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造富神话(3)

未来没有城中村 作者:南方都市报


2007年8月3日,岗厦河园片区改造举行集体物业签约仪式;改造正式启动,进入随后的私人物业谈判,却遭遇蔡屋围拆迁带来的变故。

蔡珠祥、张好莲夫妇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瞩目的焦点。1997年,夫妻俩在宅基地上建起了六层住宅,自住并出租,建造花费120万元,每月万余元的租金此后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

2004年10月15日,蔡屋围集团公司与京基公司签了房地产开发合同,近4.6万平方米土地(包括宅基地)全部被卖掉,蔡的房子亦在其列。他要求按1.2万元/平方米进行现金补偿,遭到了京基公司的拒绝。京基公司于2006年9月请中介机构对蔡氏夫妇的楼房进行评估,评估价为3998元/平方米,当时周边的房价为1.2万元/平方米。京基后将补偿价提至9000元/平方米,仍未获同意。

2007年3月,国土部门裁决,蔡、张夫妇必须搬出房子;同一时期颁布的《物权法》成为蔡珠祥的武器,尽管在上诉过程中屡屡失败,蔡珠祥拒绝离开自建楼。8月,深圳市国土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对蔡珠祥来说,形势危急。

8月中旬的一纸公文颠倒了乾坤——国土部要求各地禁止行政命令强制拆迁——国土部门失去强制力后,蔡、张夫妇重新开始了与开发商之间的议价。2007年正是深圳房价不断飙升的时期,蔡屋围周边房价已涨至约2万元/平方米;夫妇俩提出,补偿应在1.8万元/平方米。网友惊呼,按这一要价,开发商补偿款将达1400万元。

失去强制力后,斡旋成了主要协调方式。罗湖法院召集双方调解了4次,双方于9月21日签下协议,次日,1200万元补偿款就打入了蔡珠祥账上。蔡珠祥用它购置了几套房产,有的自住,有的出租,而在拆迁后的宅基地上,深圳新的地标正在成长。

与京基大厦一同长高的,还有深圳原住民对于城中村拆迁补偿的心理预期。蔡氏夫妇拿到的1200万元,在当时冠绝全国,被称为天价补偿,还有人谴责当事人漫天要价,近乎赖皮。但很快地,更具有震撼性、爆炸力的赔偿纪录产生了。

2007年12月,在向市长汇报改造情况的会议上,福田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称,蔡屋围“钉子户”获得高额赔偿后,岗厦认同原定赔偿标准的原村民从85%下降到50%。岗厦改造再次陷入僵局。

此时,拆迁风声既起,抢建风潮则来。在岗厦改造成为定局之后,岗厦村内出现了大量抢建私房的行为。有一段时间,这个村子甚至成了一个大型施工工地,无论是东一坊、东二坊,还是东五坊,每条路上都堆满了黄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进进出出,使得本不宽敞的道路越发狭窄。化解谈判僵局的同时,政府还要对违法私房抢建潮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