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造富神话(14)

未来没有城中村 作者:南方都市报


外来人不高兴

改造带来了希望,也会带来阵痛。原住民大多成了食租阶层,早已迁出,真正住在城中村的,大多是来深圳不久,仍奋斗在生存线上的底层人群。

岗厦河园片区,一块15.16万平方米的土地。因为城市的更新换代,成为一块黄金宝地,也让房屋的主人们身价骤升,在这个曾经的城市中心区“贫民窟”里,催生了成批的千万、亿万富翁。

但城市改造也会带来裂变的阵痛。对于原住民们来说,从过去到未来的迅速蜕变之中,传统与文化如何保存?他们能否适应新的家园,保存一份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于城市新移民来说,岗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在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的生活空间。城市中心区“廉租房”功能消失之后,7万租房客何处安身?不菲的补偿数额带来的是高额改造成本,将来会加诸谁的身上?

回望城中村的生活,一半是痛苦,一半是甜蜜。改造的过程也是一样。

一花一世界,一村一天堂。旧岗厦的最大魅力之一在于其繁华。曾记否,西二坊那个威尼斯般城市肌理的小广场;曾记否,逼仄的街巷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曾记否,白天的菜肉市场和夜晚的麻辣烫摊档,两处营生一般兴旺……

在岗厦河园片区的500多栋楼房里,曾经居住着7万人。这些人大都是前来深圳打拼的新移民。在岗厦居住的生活,有着脏乱、逼仄的一面;同时,这又是他们在同类片区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住处。未改造之前的岗厦城中村,除基本具备城市中“廉租房”的功能,还有其作为特定社区的一面。一直有人表达这样的担心:城中村的一声拆,会否令七万租客面临“集体流放”?也有人希望,在没有城中村后,政府能够实践为外来人员建设新“廉租房”的承诺。

无论如何,便宜的生活,此后将难复制。在华强北上班的小陈,曾在这里住过3年。在岗厦居住时,他的生活成本低廉到让很多人不敢相信。说到这里的生活,他认为“一般般”,但房租,是他相当满意的,每个月仅有300元。

“那个房间本来就不大,里面房中房,都是隔开的。其实就是一个床位,四五平方米。”他说,一年算下来还不到4000元,这相当于有些人一个月的租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