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言

侯孝贤电影讲座 作者:卓伯棠


《侯孝贤导演电影讲座》的出版为侯孝贤2007年11月5至7日一连三天应邀在香港浸会大学作的电影讲座,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这是侯导演从影三十多年来的创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三天之内,为同学做了共七场讲座:(一)侯孝贤导演电影之路;(二)电影真实与现实的关系;(三)侯孝贤电影的信念与美学;(四)谈法国电影导演布列松的电影;(五)侯孝贤与香港影评人对话;(六)台湾电影的现在与未来;还有(七)评电影电视系学生作品。这是他从来没有试过的电影艺术的传承工作。而这七场讲座中,其中第一讲的部分讲稿以《我的电影之路》为文和第二讲的部分讲稿以《真实与现实》为标题分别刊登在《电影艺术》杂志2008年1月号以及2月号。顺便一提的是,《南方周末》报于2008年1月17日一连四版刊载了王寅采访这次讲座而完成的《创作本来就是有限制》与《我永远给自己找难题》二文,从讲座侧面加直接访问而写文,可以一并作阅读的参考。

回想安排侯导演到香港浸会大学作“导演大师班”系列的电影艺术及文化讲座的构想,是我们继“吴宇森导演电影讲座”(2005年11月)之后,肯定侯孝贤导演对电影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于是,2006年秋天,我亲到台北并约了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的廖金凤主任跟侯导演碰头,当时他正与友人进晚餐,他抽时间与我们谈了一个小时,谈到他对电影真实与现实的认识,见解精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我的脑海马上闪现,必须邀请侯导演到香港为我们的学生作学术讲座,对电影系的学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机会亲自向大师学习与请教。对我的邀请,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回到香港,我们马上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分为三项:(一)侯孝贤的电影讲座用三天的时间,作七场讲座(其中一讲以评论同学的作品为主),详细道出每场讲座的题目和范围,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同时,听讲座的人不仅仅限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的学生,同时发出通知,内地、台湾、澳门等地大学相关课系的学生亦可参与。不久得到超过30所大学的回应,我们亦发出了邀请函。(二)聘请侯导演为我们三年制的“电影电视与数码媒体艺术硕士”班的课程顾问(另一位是吴宇森博士)。(三)向大学提出书面申请,准许颁发“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侯孝贤。我为此曾到“大学荣誉博士委员会”上接受询问及解释侯导演的成就和对世界电影文化的特殊贡献等,最后获得了肯定和通过。

整套计划的安排细节大致告一段后,我马上与侯导演的秘书心怡小姐联系,并随后再飞到台北,在原为希尔顿酒店的恺撒大饭店咖啡厅与侯导演作第二次见面,就一些细节做最后确定,并当面将一封吴清辉校长代表大学颁发2007年“荣誉博士”的函件交给他。在座尚有廖金凤主任,我的研究生吴晶,她当时刚好到台北参加在政大举行的一个学术会议,大家相谈甚为融洽,且廖主任即场提出邀请侯导演回母校作一次演讲,侯导演也爽快答应。

一切都做了妥善的规划与部署后,邻近讲座举行及荣誉博士颁发典礼前一个月,突然接到了心怡小姐从台北发来的信息,说侯导演恐怕到时不可前来,原因是他接拍的一个广告必须在讲座举行的时间拍摄,这可把我们给吓了一跳,因为一切安排已经定了下来,更改几乎不可能,如荣誉博士颁奖典礼,前来参加讲座的数十所大学学生代表所有证件及机票等已经办妥。当然,我们也了解影视广告工作的日程会随时改变,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我也体会侯导临门前的恐惧——一连七讲,确实骇人,他事后也说当时一口答应,有点后悔,觉得有很高的难度,重要的是他从未试过,所以,我在前面说是侯导演的一次创举也!

其后,经过多次联络,将原先的日程安排由一次分为两次:第一次,先来浸会大学三天作讲座,然后回去台湾拍摄数天;第二次,在“荣誉博士”颁授典礼的当天早上从台北赶来浸会大学,下午参加接受“荣誉博士”学位的颁授典礼,正式成为浸大博士校友,第二天,离港返台。一切经过重新调整后都很顺利,讲座与学位颁奖都座无虚席,香港传媒亦为侯导演参与的两次活动作了广泛的报道。这是本书出版的因缘始末,在此特别感谢电影电视系同仁及同学的支持、文志华老师的封面设计,还有颜总编的盛意促成,在此一并致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