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们想到了姚明。
离开上海滩七年,姚明和他身处的这个世界一样,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面孔。姚明和另外两位NBA球星巴克利、韦德拍的广告在全美国的电视网上循环播放。那是一则有趣的广告,巴克利和韦德在中餐馆里点菜,要了姚明最喜欢吃的醉虾,盘子端上来,拿掉罩子,活虾在这两位面前活蹦乱跳,韦德吓得一个趔趄,从椅子上摔了下去。后来导演告诉姚明,那镜头是真的,韦德确实被吓傻了。
姚明的影响力在国内更是惊人,他的脸出现在大街小巷,商场外墙上,车站灯箱上,甚至擦手的面巾纸上……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人,走出机舱后就指着墙上举着电话或者捏着张信用卡的姚明广告说:“我认识这家伙。”
七年来,姚明累积了名声、财富,也学会了有关篮球、篮球商业的很多知识。所以在很多上海人看来,姚明是最恰当的接手人选。首先,他是上海体育的标志,有巨大的号召力,能够把球迷和赞助商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其次,经过七年的锻炼,他和他的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人脉关系,将把更科学的球队经营理念带到上海队。包括球队未来的建设、寻找外援、聘请教练、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姚明和他的团队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很多人都期待着姚明能把上海队建设成一个CBA的典范,为中国篮球打开新的局面。上海市政府也希望姚明能把上海篮球重新经营成一张城市名片。
但是,姚明入主上海并不是一片坦途。面对竞争者,虽然姚明有优势,可竞争者出价更高,他们比姚明更有钱。金钱的力量,姚明知道:“钱不能决定所有事儿,但能决定很多事儿。”
当时,他心态很好:“我想接,我觉得这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延续。这几年,岁数越来越大,受伤越来越多,我想过退役之后该干点儿什么。现在看到了一个切实的目标,还没离开我最热爱的篮球,还没离开我最牵挂的中国篮球。可要真是竞争不上,那没辙,我就还继续过我自己的日子呗。”
季后赛过关和收购上海队的机会,仿佛双喜临门一样,让他快把脚踝上那条细如发丝的裂缝抛到脑后了。反正医生说了,静养就成。静养,就是吃吃喝喝,娱乐娱乐,看看话剧,斗斗地主。玩十块钱一把的斗地主,赢了,他也兴奋地砸桌子,就像打比赛时远远扔进一个三分球那样高兴。
姚明足足在国内待了一个月,矛盾地幸福着,每天都琢磨,今天去吃点儿什么不一样的。在美国一待就是七八个月,想吃的那些,早已经列成一个长单子,等着他一样一样实现。可每吃完一顿,他就站到镜子前审视半天,对着自己的大脸念叨:“胖了吗?是不是又胖了啊?唉,吃起来容易,跑下去可难。”他已经历过受伤、康复、恢复训练、重回状态巅峰很多次,对那种苦心知肚明。
他形容道:“每次康复期,状态就像是开了闸的水库,一下子全流空了。身体就像一个容器,等重新训练时,得想方设法把那个容器扩大,再扩大,一次又一次地达到极限,你练得多苦,就能把容器刺激到多大,状态就会有多好。”他看着镜子上微胖的脸,想起了前一年训练的情景。那是在上海波特曼酒店的健身房,姚明正在训练师的怒吼声中挥汗如雨,一位推着婴儿车的住客走了进来,姚明瞅着婴儿车里含着奶嘴、舒舒坦坦睡着的孩子,羡慕地说:“唉,真想跟他换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