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提炼20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革命”二字肯定会入围三甲。纵观整部20世纪中国史,不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革命串起来的吗?
革命到底是什么?按照美国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说法,现存架构不足以应付存在的问题时,失灵的观念就会导致危机,然后就会引起革命。简言之,革命就是架构中现存关系的变化。 但这种解释太抽象了,远不如毛泽东的解释直截了当,容易让人明白,毛泽东说:“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1920年代,这样一场暴烈的行动,席卷了全中国。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究竟要走哪条路?用什么来取代皇权专制?整个社会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主张开明专制,有人主张效法英美,有人主张学习德日,有人主张联省自治,有人主张南北分治。总之,各种各样的主张,南辕北辙,各说各话。南方政权是从草莽中崛起的,带有很强的江湖味和暴民气质;而北洋政府沿着清末新政的路径,希望模仿西方的民主宪政体制,但却发生了洪宪帝制、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南北分裂等回潮与起伏,国内乱象纷呈,民不聊生,令这个实验备受质疑。
一个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国,要向现代共和、宪政国家转型,一时出现种种乱象,本不足为奇,这并非民主宪政带来的恶果,而是民主宪政没学好,没学到位的结果,是半桶水民主、半吊子宪政的现象。但那时中国的精英们,普遍都有急躁的心理,总想一夜之间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们已经没有耐心慢慢摸索西方模式,干脆推倒重来。对于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各种屈辱的中国人来说,民族主义是最容易引起共鸣、最有凝聚力的一面旗帜。于是,就有了五四运动。
这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兴未艾,民族解放的口号响遏行云,与中国的民族主义有不谋而合之处,中国的革命又被纳入了世界革命的范畴。可以说,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既不像汤武革命那样,是关起门来自己人革自己人的命;也不像鸦片战争那样,是楚河汉界式的中外对抗。国民革命是中国第一次成为世界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第三国际的讲台,至少在名义上以平等的身份,对世界事务发表意见,中国首次有了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复杂而奇妙感觉,但为此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让俄国人进来。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毛泽东还说:“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这一正确的命题,是根据斯大林的理论的。”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一直以英美为师唱主旋律的时代,于焉中止。孙文虽然不赞成苏俄的共产主义,但只要搁置了对遥远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争议,在政治伦理、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操作的技术层面,国民党是诚心诚意“以俄为师”的,这也是蒋介石到苏联参观一趟,便激动得高呼“我们也准备在同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牺牲”的原因之一。
历史是一个连绵的过程。试看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这16年历史,一步一脚印,步步分明,简直就像有一只无形之手在幕后安排与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