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是树立皇帝权威的必经之路。嬴政自称“皇帝”,独占“朕”字,政令称“制书”、“诏书”等,目的都是为了神化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体臣民严格区别开来,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标榜得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这套神化造势术,一方面源自韩非学说中的“术”和“势”,另一方面则源自嬴政自己的政治需求。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嬴政认为必须有一整套形式上的仪式作为神化自己的手段。
“皇帝”称号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总称”。嬴政不
要“泰皇”,但取“皇”,因为“皇”是尊贵之称。“帝”是“天号”。
“皇”与“帝”合称“皇帝”,神化的意义更为明显。
圣化是树立权威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嬴政废王称皇帝,确有“称成功,传后世”、展示并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嬴政更改称号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圣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圣化自己的基础是皇帝意识。
秦始皇是一个皇帝意识非常浓厚的帝王。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帝王心态。在秦始皇的“皇帝”称谓中,还有一种隐性称号,即 “龙”。“龙”在先秦是一种神物,也是民间对“皇帝”的一种通俗称呼。秦朝的臣民称秦始皇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今年祖龙死”一说,暗示秦始皇将死。秦始皇听说之后,对“祖龙”一词做了新的解释:“祖龙者,人之先也。”这说明秦始皇默认“祖龙”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垄断心态。秦始皇垄断心态极其强烈,在现实生活中独断乾坤。“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称的通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时,他便独占了表示自称的“朕”字,使其成为帝王的专称,并严格禁止他人使用。这表现了秦始皇强化“一人”的独占性,皇帝制度就是“一人”政体,皇帝是天下擅揽大权的唯一“一人”。秦始皇尽管只垄断了一个“朕”字,但在实际上,这件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四海之内唯我至尊的思想。
正名、神化、圣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现实统治。秦始皇创立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控制臣民,特别是控制被秦国兼并的六国臣民,这是秦始皇建国伊始的既定方针。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称皇帝,垄断“朕”字,都只不过是秦始皇控制天下的一种手段。秦始皇之所以选择通过这种手段威慑天下,是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天下并不会完全臣服于他的统治。
皇帝制度的存在及其职能的实现,不仅仅依赖它所具有的物质力量,还需要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认同可分为主动的、自为的维护和被动的、自在的接受两种情形。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呈现轰轰烈烈的历史画面。
废除谥法剥夺了后世对前代君王的评议权。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死后,即位的新君和礼官等大臣要给先君一个评价,这就是“谥”。
秦始皇废除谥法之举,意义深刻。首先,体现了他对大秦帝国永世长存的自信;其次,表现了他不许“以下议上”的思想;另外,还为了杜绝后世对前代皇帝的任何批评的出现。谥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是后世对先王的评价。先王死后,要根据他们生前的表现取一个称号来概括其一生。嬴政认为,前代君王死后由后代继位君王和大臣们议定谥号的做法是“子议父,臣议君”,非常不合适。因此力主废除谥法,自己是始皇帝,后代君王的称号只用数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不能允许任何对皇帝的说三道四,在他看来,威严无比的皇帝四海之内唯我独尊。废除谥法,即是取消了后世对先王的任何评议。由此可见,秦始皇连一点点批评也不能容忍。
在大喜的时刻,嬴政把废除谥号与称皇帝、万世相传一并宣布,似乎有点煞风景,然而这正是秦始皇极高明的政治艺术和娴熟的政治权术的具体表现。他规定死后不准人们对他评头论足,那么他在世时禁止臣民对他的评论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作为的专制帝王一次又一次地为身后立法。秦始皇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他反复宣布一切法令“永为仪则”,世世代代都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