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诸子争立,绝嗣无后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 作者:扶栏客


孟尝君虽然从齐国相国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工作还要有人干,后来先是一位来自周的贵族周最当了相国,再后来又有一位来自秦国的逃亡将领吕礼到齐国通过政治斗争排挤走了周最取而代之,成为了齐国的相国。这位吕礼的来历非常可疑,名义上他是从秦国逃亡出来的叛徒,可是从他后来当了齐国相国的主要作为来看,这个吕礼非常像是秦昭王派到齐国的卧底。吕礼刚到齐国的时候,就目标明确地努力向齐湣王身边的宠臣祝弗靠拢,很快和祝弗结成了死党,后来这位吕礼不知道用了什么高招,居然让祝弗甘心为他效力。祝弗不遗余力地向齐湣王施加影响,极力推荐吕礼,反复强调吕礼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是齐湣王实现称霸事业的必备人才和相国的最佳人选。在祝弗的鼎力支持下吕礼最后如愿以偿,爬上了齐国相国的高位。

吕礼当上相国以后,就向齐湣王积极推销“联秦称霸”的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齐国要想实现称霸于东方的目标就应该联合秦国,向东压制和蚕食赵国、韩国和魏国等三晋之国,向南打击楚国,最后和秦国平分天下。吕礼的这个战略思想到底是不是有利于齐国暂且不说,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对秦国来说是最有利的一种局面。秦国要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最怕的就是六国团结起来和自己对抗,最希望的就是六国之间混战不止,只有这样秦国才能一一击破。而齐国当时在六国当中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又处于战国七雄最东边,如果齐国能和秦国联起手来,那么东西两边夹击,其他几个国家就会腹背受敌,秦国的统一计划推行起来自然会顺利很多。至于秦齐联手横扫天下以后的局面,秦昭王非常有信心,兼并不是问题,整合才是关键。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建立了一套高效制度,在整合方面显示出来的优越性使得秦昭王自信最后能把齐国也整合到自己的版图里。

从《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中有关乐毅和田单的故事来看,我们知道齐湣王是一位野心大于智慧的老板,这样的老板很容易被一些狂热的概念和宏伟的蓝图忽悠,而来自秦国的吕礼最擅长的就是创造概念和蓝图。齐湣王接受了吕礼推销的“联秦称霸”战略,准备先利用秦国收拾身边的邻居,达到称霸的目的。本来孟尝君已经下岗在家安度晚年,齐湣王的战略选择跟他已经没有关系,不过身为战国江湖上成名三十多年的大佬,要想置身事外却也不容易。

孟尝君卷入这场政治路线斗争是从私人恩怨开始的。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那个在孟尝君命运转折的重要关头多次影响到他的苏代。苏代继承了苏秦的品牌和无形资产,他一生以鼓吹和推动六国联合抗秦著称,因此吕礼在齐国的发达直接影响到了苏代的生存和发展。吕礼当相国了,苏代的处境非常不妙。于是苏代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孟尝君,苏代继续发扬纵横家的传统敬业精神,再次设身处地地为孟尝君策划人生了。苏代对孟尝君说:“周最本来对齐王非常忠诚,可是齐王却把他排挤走了。齐王听信祝弗让吕礼做相国,这样做就是打算联合秦国。齐国如果和秦国联合,那么祝弗和吕礼在齐国的地位就无人可比了。如果他们受到重用,齐国和秦国必然会轻视您。您不如尽快向北出兵,迫使赵国与秦、魏联合起来,这样您不仅笼络了周最,而且还可以使得齐王失信于秦国,又能防止因齐、秦联合将造成各国关系的变化。齐国不去联合秦国,那么各诸侯都会靠拢齐国,祝弗在齐国没有了立足的根本,势必会离开齐国。这样一来,除了您之外,齐王还能跟谁一起治理他的国家呢?”

当时齐国和赵国关系恶化,齐湣王本来打算实施吕礼提出的联秦战略,联合秦国来打击赵国。赵国的地理位置在秦国和齐国之间,无论哪边先动手打击赵国,赵国都会本能地和另一边结成联盟来争取生存空间。从苏代的话里面,扶栏客推断当时齐国和秦国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如果齐国发动对赵国的战争,秦国也会和齐国一起参与到打击赵国的军事行动中来,然后一起分享战胜后掠夺的赵国领土。所以如果齐国在没有通知秦国的情况下突然发起对赵国的进攻,秦国一定会产生怀疑,而且赵国为了保存自己一定会对秦国提出非常优厚的合作条件,这样赵国就会和秦国结成联盟来对抗齐国。孟尝君虽然不当相国了,可是他毕竟拥有一块纵横百里的领地,还有一支规模千乘(一千辆马车)的军队可以调用,所以孟尝君可以统率自己的部队代表齐国去攻打赵国,迫使赵国倒向秦国,以破坏齐、秦联盟为手段,达到在齐国排挤祝弗和吕礼的目的。在齐国,当时的路线斗争非常明显,如果祝弗和吕礼失败,那么孟尝君和苏代这一派就很有可能再次掌握齐国的大权。

孟尝君再次听从了苏代的建议,冒用齐国的旗号出兵攻打赵国,并如愿以偿地把赵国推到了秦国那一边。这下孟尝君得罪了吕礼,而此时的吕礼已经是齐国的相国了,在政治上已经失势的没落贵族孟尝君得罪了现任的齐国相国,其风险可想而知。

孟尝君于是想到了吕礼的祖国,他派人给秦国的相国穰侯魏冉送去了一封信,孟尝君在信上说:“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联合齐国。齐国,是天下著名的强国。齐、秦联合成功,吕礼将要得势,您必然会被秦王轻视。如果秦、齐结盟来对付韩、赵、魏三国,那么吕礼必将为秦、齐两国的相国了,这样您虽然想办法结交了齐国,最后却让吕礼立下大功,让他的地位更加显贵。再说即使齐国免于遭到各国攻击的战争,齐国还是会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如果被攻破,我会设法请求秦王把占领的齐国土地封给您。齐国被攻破,秦国会害怕魏国强大起来,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结交魏国。魏国败于齐国又害怕秦国,魏王必定会仰仗您来维护和秦国的关系。这样,您既能够凭攻破齐国建立自己的功劳,挟持魏国提高地位,又可以通过攻破齐国得到封地,使秦、魏两国同时敬重您。如果齐国不被攻破,吕礼再被任用,您仍然会陷于失去权势的困境中。”孟尝君学到了纵横家学问的精髓,他劝说魏冉的时候也是设身处地为魏冉打算,与苏代相比丝毫不逊色。从孟尝君劝说魏冉的话来看,吕礼的确是秦国派到齐国的卧底,秦国机关算尽地布这个局其目的就是通过吕礼来影响齐国的对外政策,拉拢齐国与秦国结盟对付其他的几个国家。而提出这个天才的无间道方案的人正是秦国的相国魏冉。实际上这位魏冉是秦昭王的亲舅舅,素以足智多谋、运筹帷幄著称,秦昭王能够在秦国坐稳王位,魏冉功不可没。秦昭王前期的很多重大决策和计划都离不开这位智囊舅舅的参与和策划,因此魏冉的话在秦昭王面前还是很有分量的,被孟尝君设身处地的分析打动了的穰侯魏冉,后来他果然力劝秦昭王攻打齐国,而秦昭王也果然听从了舅舅的话对齐国开战了。

事态按照孟尝君设想和设计的方向发展着。齐湣王果然大怒,他鬼迷心窍地听信了祝弗的话,不仅让吕礼担任了齐国相国,而且还采纳了吕礼“联秦称霸”的战略计划,为了达到与秦国联手来平分天下的战略目的,不惜得罪了抗秦联盟的其他国家。谁也没想到,秦昭王的心思竟然如此难以琢磨,翻脸比翻书还快,在没有丝毫征兆的情况下秦国居然突然对齐国不宣而战。震惊、恐惧、屈辱和愤怒,齐湣王体会到了被人玩弄和抛弃的滋味,这真是自取其辱、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受到伤害的齐湣王决定伤害给他出谋划策的吕礼。不过肩负着秦国卧底使命的吕礼显然先于齐湣王得到了秦国要对齐国开战的消息。吕礼当时什么话也没有说,他仰天长叹一声,什么都明白了,谁让自己不是秦王的实在亲戚呢?就这样这位战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卧底之一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功亏一篑,为了活命不得不从齐国仓皇出逃,继续着一个卧底“在路上”的人生。

也许是齐湣王对孟尝君的戒心太重、积怨太深,总之,孟尝君虽然成功地驱逐了吕礼,但是他并没有像苏代设想的那样再次得到齐湣王的重用。孟尝君机关算尽,到头来还只能继续在薛城养老,眼巴巴地看着新一代的风云人物崛起,而自己只能孤独地老去。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狂霸道,这位梦想当霸主的老男人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位不甘心颐养天年的亲戚孟尝君。齐湣王的直觉告诉他孟尝君应该先于自己而死,这样才对得起列祖列宗。孟尝君当然感受到了来自齐湣王的恶毒愿望,老年的孟尝君非常恐惧,后来他逃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孟尝君当了相国,在孟尝君的推动下魏国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打败了齐国(见《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中的乐毅篇和田单篇)。后来齐湣王逃到了莒城,最后意外地死在了赶来救援齐国的楚国远征军大将淖齿的手里。再后来田单创造了奇迹,不仅大败燕军,而且恢复了齐国的领土。在田单的全力支持下,齐湣王的儿子法章即位,即齐襄王。此时的孟尝君人老心高,不愿意再依附于任何国家,他以薛城诸侯的身份在当时的诸侯国之间保持中立地位,俨然是战国时期的瑞士。而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也对孟尝君心存忌惮,于是他不仅承认了孟尝君对薛城的合法统治地位,而且还主动和孟尝君拉近关系、培养感情,在孟尝君去世前和孟尝君保持和谐的关系。

在难得的安定和谐环境中,孟尝君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孟尝君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孟尝君的身后依然热闹,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取继承薛城的老大地位,展开了兄弟之间的残酷竞争。七国混战就是当时的天下,薛城内乱就是缩小了的战国,名利权势是永远的主题,一代又一代循环不止。不过作为父亲,孟尝君没有他老爸靖郭君那样好命,因为他没有一个像自己那样出色的儿子。孟尝君的儿子们当时混战得非常投入、你死我活,以薛城为己任、以薛城为天下,全然忘记了百里范围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不过临淄城里的齐襄王不会放过这个彻底解决薛城问题的好机会,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于是齐襄王联合魏国共同出兵占领了薛城,瓜分了土地。可悲的是孟尝君的儿子们彼此争斗得你死我活,最后竟然一个也没活下来,全部死于齐魏两国的趁火打劫,《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绝嗣无后也”。

太史公在《孟尝君列传》的最后加了一段自己考察薛城时的发现和感想。“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司马迁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天下,他先考察过春秋时期的邹、鲁故地,被那里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深深地吸引。但是当司马迁来到孟尝君昔日的封地薛城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这里满街都是目光凶狠、横行乡里的少年古惑仔。年轻的太史公疑惑了,距离如此近的两个地方,群众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程度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后来有当地人为司马迁解开了这个迷惑,原来孟尝君当年广招食客,江湖上出来混的豪杰纷纷慕名而来,当时薛城引入的移民竟然多达六万余户。表面谦逊、内心刚强的老大吸引了大量的表里如一的强悍人才来到了薛城,最终塑造了薛城的城市性格和文化传统——看来文化真的是可以传承下来的,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推而广之,今天的中国文化也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追根溯源,塑造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早期牛人不仅包括孔孟这样的圣人,也包括了孟尝君这样黑白通吃、布局天下的大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