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丧三年,你要守三年之丧,这是中国最重的丧,守三年之丧,要经常感到悲哀,有的时候你会哭泣,会哽咽;"居处变",你日常居住的地方要改变;"酒肉绝",你不能再喝酒吃肉了;"丧尽礼",丧礼要完全按照礼节来办;"祭尽诚",祭祀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事死者,如事生",你对待死者要像他还活着时那样。这是《论语》的话,《弟子规》引用过来的。
为什么说"丧三年"?为什么说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这个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九个月算一年。所以守孝二十七个月以后才出这个丧期。为什么是二十七个月,按照中国传统的认定,哺乳期二十七个月,所以子女应当在父母过世后守孝二十七个月,这是当三年讲。按照传统的丧礼,不能再住在原先的房子里,过去讲究的人家要陪着已逝的尊长,在墓地旁边搭着茅草屋住着,而住的时候,不能用枕头,不能用床,铺上一点稻草睡下,拿一个土块做枕头,这是中国传统当中,标准的对于丧礼的要求。这就叫守孝二十七个月。在这个过程当中绝对不能喝酒,不能吃肉,很多事情都要断绝。中国古人把守孝看得很重,如果家里尊长去世,无论你当多大的官,知道情况以后马上报丁忧,立刻向皇帝禀告,回家守三年孝去。如果正好赶上三年丧,考科举都不能参加,如果你瞒着去考,被查出来或者被检举,一辈子就完蛋了。假如国家有大事,你又很重要,而这个时候家里边又有尊长去世的话,那么皇帝就要下令夺情,颁发诏书。为什么?国家离不开你。而这个时候所有的臣子都是要再三推辞:我一定要回家,我要守孝,我官不当了。这个时候皇帝要求你"移孝作忠",把你的孝心移过来,作为对国家的忠心。
如果一个人移孝作忠,为国家效力,不仅会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有时候还会得到敌对方的尊重。明朝末年,清兵入关,跟明朝打仗,有一位兵部尚书卢象升丁忧,被崇祯皇帝夺情,派去率兵打仗,结果卢象升战死在前线,几千铁骑也随之全部牺牲。这个时候,清兵要找卢象升,他们知道明朝有个兵部尚书战死了,但横尸遍野,尸体也不好辨认,怎么才能找到卢象升的尸体呢?这个时候,有人找到了。为什么?因为卢象升身上穿的是盔甲,里面却是麻衣,就是孝服,麻布服。清兵虽是明朝的敌对方,但依然下令厚葬卢象升。因为清兵认为这个人道德非常高尚,所以大家非常尊重他。这就是中国传统当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众所周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认为,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孝,关于"丧尽礼,祭尽诚"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真实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