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群男人的科举情结(2)

欲望是把双刃剑 作者:月映长河


放眼望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混乱的年代,选官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算得上是条条大路通官场。

比较定型的选官制度,始于汉代。

汉代选官办法较多,最主要的是察举制,全称是察举征辟制。

察举是从下至上,地方推荐到中央;征辟是自上而下,中央主动招聘人才。

汉武帝时,正式开始推行察举制,要求各郡各封国(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每年按时推举孝廉。此后,中央和地方官考察推举人才,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作为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年终工作考核,作为奖惩升黜的重要依据。不推举或推举上来的人不中用,轻则免官,重则治罪。

很多事情,开头总是好的,后来就慢慢腐败变质。察举制也是如此,西汉运行基本还算正常,到东汉就不行了。

东汉的察举制,变成了腐败的温床、权力的交易市场。你推举我的儿子,我推举你的女婿,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官的机会,被官僚阶层垄断了。

老百姓的仕途,又被封锁,除了讥笑一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社会丑剧之外,他们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更加糟糕。

曹操的“唯才是举”方案,并没有被他儿子曹丕所继承。曹丕创立的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相比,相同的是以人举人,不同的是推举人开始走向职业化,推举的标准开始走向量化。九品,是对被推荐人的一种量化评价,按出身和德才,从高到低分成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最棒的是上上,所以有上上之选这个说法;最差的下下,下下之策即由此而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