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心心相印(14)

佛心流泉 作者:林安梧


那声音传在秋日斜阳的长廊,……“搞笑不是创意”!!!!!

丙戌之秋(2006年10月23日)于台北元亨斋

问心

最近《论语》热得很,这让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讲习《论语》、《孟子》的一段往事来。

年少时我先读《论语》,也喜读《论语》。到了青年我读《孟子》,觉得对《孟子》喜欢的程度还甚于《论语》。现在已过中年,再读《孟子》,总觉我读《孟子》,又像《孟子》读我,在生活中读,因此也读进了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经典,只要经由自身的体会就足以构成一部经典,因为经典有一极为重要的特质在酖酖“体会”。经典本身就是一片生活,只要经由切身的力行就足以展开其为生活,因为生活有一极为重要的特质在酖酖“体会”。

“体会”不同于皮毛之想,体会是对于存在的周遭有一种渗入其间的理解,在逐层的搜讨下,这样的一种理解是足以调适而上遂于道的,而且他不只是调适而上遂于道,他更且由此俯瞰向下,回向于生活之中。我用了简单的方式来说此,“体会”是“会之于体”,是“以体会之”。

《孟子》是心学,这个“心”是不离生活的心,是不离天地的心,只此心便是“天”,便是“生活”,生活只是个源泉滚滚、永不停歇的历程。这样的历程,才是真正的实在。

读《孟子》就只是“问心”,“问心”就只是个当下体会验察。“心”是出入无时,莫知其向的,但“心”却也是广包一切的,孕育一切的,“问心”是向全幅的生活开放,向全部的天地开放。问心,不是收网一切的线索,而是开启生命的不息之门。

读《孟子》就只是问心,问心无愧,一切已矣,义利之辨在此,人禽之辨在此,天理人欲之辨在此。但这是不离生活的,是不离经典的,是不离天地的,问心就只是这样地开启生命之门。乾坤阴阳,咸在于此,天地六合,只此一心。这是一种拥抱,一种被天地六合,古往今来所拥有的感觉。

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见夏日。不!不只如见夏日,亦有时如履秋霜,有时更是如临冬雪。依战国末期的四时四德来说,春是“仁”,而夏是“礼”,秋是“义”,冬是“智”,孔子浑是春风和气,以仁为教,孟子则由此春之和气而开展之,因之时有春夏秋冬,德有仁义礼智。孔子重在交谈,孟子则喜辩论。交谈是彼此相与,你“听”我说,“辩论”是我“说”你听,我是尔非。这么一来,像“无父、无君,禽兽也”的话都说得出来。

孟子这么说,亦无妨,一气浩然,正直以行,通乎天地之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达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真乃大丈夫也,乃真豪杰也。孔子则像是这大丈夫、真豪杰的老师,仲尼先生可是万世师表。

丁亥之夏(2007年6月18日)于台北象山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