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大千世界(10)

佛心流泉 作者:林安梧


我惊惶间正想走避,不意听到远方消防车呼啸紧迫的叮当声响,接着是馆员透过广播告知是有人误触警铃,没事,请大家安心看书。我惊魂未定地,边走边回头,真不敢相信我可以没事,而竟果真没事。我真见识到了美国人的宽容与友好!

值得注意是,美国式的宽容与友好,可不是任意的宽容与友好。大体来说,在生活层面是如此,但涉及意义层面美国人就很坚持,坚持得很不宽容。我可也体会到了!

当时一些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要我为他们讲中国古代经典,起初讲老子《道德经》。大伙为我做了海报到处张贴,想招邀一些朋友来听讲。海报用的是华文,没用英文阐明,就只因这样,有张海报就被批上了两行英文字,一是“Exclusionist!”另一是“Racist!”说这海报是“种族排他论者!”是“种族主义者!”这真让我震撼不已!

我心里暗想着要是在台北街头用不是中文的奇诡文字,贴着你看不懂的海报,会有人去理吗?会有人去写上这两行字吗?那绝不可能!就好像前头我说的误触警铃居然可以这样就没事,这台湾也是不可能的事,无论如何,人总要留下来被盘查一番的。

美国的宽容正显示他们对个别的人有着基本的信任,但美国的不宽容正反应着他们对于自己族群有着极强的内聚力,而这内聚力则是由符号意义系统所纠结在一块儿的,出离了这,他就少了安全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符号意义系统又与现代性揪在一起,加上民主、人权等作为普世价值,这便形成了美国式的关爱,而这关爱却充满着“不宽容”。这不宽容是美国的病痛,现在却也是全人类的病痛!这病痛伴随着现代性而洒了开来,那可真不知何所止啊!

丁亥之秋(2007年9月5日)晨于台北象山居

未览黄山不知山

些日前,与赖贤宗、林维杰两位教授参加了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潘德荣教授所举办的“对话与和谐——迦达默尔逝世五周年学术会议”。迦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逝世于2002年,在世102年,是极著名的诠释学家。他与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齐名,而两者的哲学既紧密联结却又大相径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