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陈伯崖写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业。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无求与自强是不可分割的。这正是这句对联所反映的辩证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离开名利等。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心杂念,砸掉套在脚上的镣铐,心地才能宽阔,步履才能轻松,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业。提倡“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让人们去过那种清贫的生活,而是为了清除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内心的踏实来自于长久努力奋斗的沉淀。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为满足欲望想出了许多手段,赌博、诈骗、抢劫,还有出卖灵魂肉体。欲望满足的结果并不能让心宁静。
无欲则静,多数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清心寡欲也变得很难。付出不图回报,但必有回报,尽管并非得如所付。尽心尽力地劳动也许不能暴富,总比出卖灵魂肉体来得踏实。
人的心理有个潜在的平衡,欲望过少缺少动力,欲望太多心烦意乱。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它的跳动是有规律的。
视富贵为浮云,视忧辱为轻风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
【译文】: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是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因为就其对人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更为下劣,得到它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它的时候又为之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南怀瑾先生对此作了通俗易懂的阐述:尊贵的地位,谁都想得到,得到了便高兴,失去了便忧虑;卑下的地位谁都不想要,得到了就忧虑,失去了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