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扫净心尘,远离烦躁(26)

听南怀瑾讲经 作者:陈南


人生也是这样啊!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第二,宠辱不惊,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修养不同,有的人修养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养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养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对待;在修养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对待。为此沾沾自喜或愤愤不平,毫无必要。一个人只要确定自己所言所行没有过错,不论别人的态度如何,都不妨淡然处之。

第三,不执著于对和错。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人们习惯于争论谁对谁错。有时候,这种争论只会错上加错。所以,与其执著于对错,不如考虑如何改正错误。只要能使事情好转,即使一言不发又有何妨?

第四,保持内心的平静快乐,不受外界“境遇说”左右。人生有顺有逆,把它们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着顺境时得意洋洋,逆境时垂头丧气。

如果一个人能像苏东坡说的“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贫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

不苦不乐就是极乐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

——《心经》

【译文】:舍利子啊,正因为一切皆空,所以无所谓诞生与消亡,无所谓污秽与洁净,也无所谓增加与减少。所以真空妙明之心无声色,无自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没有色、声、香、昧、触、法六尘。没有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也没有心里能想到的一切。没有愚昧,也无所谓破除。没有老死,也没有生命终结。没有蔷谛、集谛、灭谛、道潘等种种佛法,也没有智慧和得失。正因为喜破得失,顿悟佛境,发愿普度众生出离苦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