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蹲下来,就妄断蚂蚁不会唱歌,这就是大人的自以为是,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你看,与孩子交朋友,咱们大人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所以,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所想,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蹲下来”,不仅是肢体上的一个简单动作,思想观念更要“蹲下来”。
首先,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话不投机半句多,用孩子的心去接近孩子,彼此之间才能有更多的话题,也才会有心与心的交流。
其次,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小脑袋里,经常会装着各种问题和疑惑,要摒弃“孩子的话都是胡言乱语”的想法,认真聆听,并适时加以引导,让孩子感觉到受尊重,这也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再次,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因为参与相同的活动,大人与孩子之间的话题就会增多,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会增加,自然就有机会成为朋友。
最后,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凡事都听父母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有独立判断其实是件好事,将属于他的事情放权给他,让他自己判断,无形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们切记要诚实守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如果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不诚实、不守约,试想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做儿媳,别让丈夫成为“双面胶”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其中一本应该叫做“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最常见的是发生在婆婆与媳妇之间的矛盾。
聪明的女人不会让自己的老公做“先救妈妈,还是先救老婆”的选择题,自然也不会让老公做“双面胶”,受夹板气。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如劝人容易劝己难一样。有人说,家里有一个女人,那是安,如果有两个女人,就是难以安宁。我们家也不能免俗。刚结婚不久,老公将公婆接来北京小住,见面第二天,我和婆婆就差点“开战”。
当时,我洗菜完毕,刚准备将摘下的芹菜叶扔进垃圾桶,婆婆就冲我开嚷:“你怎么这么浪费啊!芹菜叶子照样可以炒着吃,年轻人太不懂得过日子了!”
听到婆婆的话,我心里顿时很委屈:我家从来不吃芹菜叶,也没听说过谁家吃,这怎么能算不会过日子呢?
当时,我想回敬她几句,不过我突然想起公婆来的前一天,老公对我说的话:“老家和咱们生活习惯不同,遇到问题你多让着咱爸妈。”心中的火气立刻消下去几分。冷静下来,我又想到,我妈平时不也会为一些琐事说我吗?我怎么就没有反感,现在换成婆婆,我就不能忍受了?
来回一想,我心里释然了,微笑着对婆婆说:“妈,我们平时很少做芹菜,不知道叶子能吃,经您这么一说,我以后就记住了。”听我这样一讲,婆婆好像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声音分贝过高,拉起我的手说:“我也是对事不对人,可能说话方式不对,你不要往心里去啊!”然后,我们相视而笑。一场蓄势待发的战争就这样偃旗息鼓了,而且因为把话讲明了,谁也没有在心里留下“疙瘩”。
这场未发生的战争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处理婆媳关系,表面看似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我的体会是,你既要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妈来看,也不要把她当成亲妈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