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素书(3)

素书 作者:(汉)黄石公


《素书》序《素书》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秦朝时的隐士黄石公所著的《素书》共有六篇。根据《前汉列传》的记载,黄石公在圯桥将此书传给了张良。后世的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就是黄石公的另一本兵书《三略》,其实这是一种误传。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西晋时天下大乱,有盗墓者挖掘了张良的坟墓,并在陪葬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素书》。全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字,书上有秘戒写道:“不得将此书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假如传给这样的人,世间必将受其灾殃;但假如有合适的人选而没有传授,世间同样会受到它的祸害。”由此可见,对于是否要把这本书传世,黄石公的态度是多么慎重!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黄石公认为张良是可造之材,因而将书传授给他;张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只得在死后把它随葬墓中。五百年之后,这本书经盗墓者发现,从此《素书》才开始流传于世间。然而,得到流传的,不过是黄石公的极其简略的字句,而蕴含其中的深意,又岂是用言语可以说尽的?

余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人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吴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能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