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自己要求去贵州当差,他说:"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清白之风,而不敢负良友厚意。"他到任后,"遍谒光荣,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以贻前人羞"。
李鸿章二十岁言志:"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其入都诗说:"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丁日昌回乡后,病体沉重,又对政事心灰意冷,故表示要一心钻研古文,不再问人间事。李鸿章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不是不可以成为一大名家,将作品藏之名山,传之无穷,但从汉朝到现在,不患无文人学人,察其究竟,仍不过是文学而已,"于当时奚益?于后世奚裨?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件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的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受此激励,丁日昌再次扶病出山。
00谭嗣同以嫡出,不得父欢。12岁时,两姐、生母及长兄因染时疫,前后五日内相继病殁,谭也被传染,昏死三日,自此有"复生"之字。复生由是轻其生命,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他说:"为度一切众生故,无不活畏,无恶名畏,无死畏,无地狱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盖仁之至矣。"
孙中山曾对蔡元培说:"我不善处成功,而善处失败;愈失败,我的精神愈焕发。"
黄兴自幼接受了"夷夏之辨"的思想,尤其是明末王夫之反满的民族主义思想,他曾说:"丈夫处蛮夷猾夏之秋,当有事于大者远者。"
邹容少时即对科举制度十分不满,他向热衷于科举功名的父亲说:"臭八股儿不愿学,满场儿不爱入。"他问父亲:"衰世科名,得之又有何用?"
秋瑾住在北京,值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她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后来,她对王时泽说:"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1904年,陶成章自日本归国后,积极奔走于浙江各地,联络会党,策划革命。他经常日行八九十里,用麻绳束腰,穿着芒鞋,蓬首垢面,惨淡经营,四过杭州,而没有回家。一次将近除夕,人们劝他回家过年,他说:"幸老父犹健,家计无忧,一至故乡,恐被人情牵累,不能复出矣!""既以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念耶!"
1905年,徐锡麟游历浙江各地,交结了他称为"奇才力士"的会党成员,他对人说:"涉历四县,得俊民数十,知中国可为也。"
吴樾幼年进私塾读书,12岁起,年年参加童子试,均落第。19岁后不再学习八股,爱读古文辞,特别喜好历史。"每读明史,朗诵长吟,感叹欷?#91;不能置。"
武训立誓乞讨办学后,从破庙中出来,满街跳跃欢呼,若疯若狂。并且高唱道:"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