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谊兄弟的“三七岁”(3)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 作者:秋原


好在,我这个假设里的情节只存在于另外一个次元的世界里。

看完我上述这番言论,谁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建议您把十年前的老片《没完没了》再翻出来回味一下。在这部电影里,观众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今天华谊兄弟的总裁、“小王总”王中磊在影片中还玩了一次票儿,跑过龙套哩--他和张涵予、何冰一起,扮演了欠钱不还的阮大伟手下三个小兄弟。至于演技嘛,和该片的几位实力派男演员一对比,则实在是平平乏乏,没啥突出的表现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世纪交叠的1999-2001年,是冯小刚让王忠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电影业里蕴藏的广阔前景和“钱景”--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且已经尝过了苦和甜,王是不会轻易放过机会了。如果没有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王忠军实在是满盘皆输,掏钱买了个教训;正是有了冯小刚和他的电影,尽管依然是三局两败,苦多甜少,但最起码还让王的教训钱变成了一笔物有所值的学费呢……

写到这里,哪怕是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我,也不得不用有几分唯心色彩的口气,半开玩笑地去解释了:是老天爷给了他们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再到互相信任和互相合作的机遇。

2000年以前,王忠军对电影和电视剧行业的试水,都是通过华谊兄弟广告(B)来操作的,恐怕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影视娱乐公司。新世纪的第一年,他通过华谊兄弟广告(B),和太合集团合作,两家一起组建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下文取代码C),正式进入电影业。这家新公司在成立当年主持投资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正是冯小刚的《一声叹息》。

还是在同年内,新生的华谊兄弟太合又和国内老牌经纪人王京花合作,成立了子公司--华谊兄弟太合经纪文化有限公司,开展艺人经纪代理业务。由此,作为影视娱乐型公司的“华谊兄弟”,在2000年正式诞生了,这才是这家公司准确的发展变迁史。

有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机遇”这东西,确实很偶然,很微妙,当然也很关键……

2001-2004年,是冯小刚开始谋求转型的时期。

2001年3月,《卧虎藏龙》在第七十三届奥斯卡奖评选中获得十项提名,并最终荣获四项大奖,在欧美影坛造成轰动性影响。这个和中国有着微妙关系的事件,自然也对包括内地电影在内的整个华语电影世界产生了强烈且持久的震动效应--譬如“冲奥(斯卡)”作为这个刺激因素的后遗症,直到2006年之后才逐渐消褪下去。

《卧虎藏龙》的制作和发行商--索尼哥伦比亚受此激励,从2001年起,针对东亚地区的华语电影市场,展开了一连串紧密的商业投资活动,其青睐的对象不局限于武侠动作片,也开始尝试其他题材的影片。

就在同年内,中国又恰好正式加入WTO组织。根据中美WTO协议,中国将增加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数量,从2002年开始,由之前的每年十部增至二十部。

摆在中国电影业摸索道路前方的,是就在眼前的机遇和挑战。

刚刚成立不久的华谊兄弟太合,见机迅速搭上这趟顺风车,从2001年起的四年内,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展开了密集的合作--2001至2004年,在前者主持拍摄的电影中,冯小刚的《大腕》、《手机》,何平的《天地英雄》,陆川的《可可西里》这四部作品都是有后者联合投资和参与制作的;而由哥伦比亚投拍、周星驰执导主演的喜剧片《功夫》,华谊兄弟太合也是投资方之一,并负责影片在大陆地区的发行放映。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很短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和跨国公司哥伦比亚的合作,在当时看来似乎是一拍即合和亲密无间的,就在2002-2003年的某个时期,甚至一度还有“哥伦比亚欲参股华谊兄弟”的消息传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