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军和冯小刚身上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健谈、随和、直率且坦诚。在这些性格上的共同点之外,两人还有一个极其相似的地方:无论是在电影导演创作方面的冯小刚,还是在娱乐事业经营领域的王忠军,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具有鲜明“原创”精神的个人见解和行为,而是极其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人。
就像擅长利用第三方的外力助推一样,王忠军和同行合作的过程中,非常擅长借鉴对方的优势和经验,以此弥补自己的不足--人活在世上,没有必要亲自犯下一个错误才能吸取一个教训,完全可以从别人身上提取对自己有益的成分。如果我们都能汲取他人的前车之鉴和经验总结,及时补偿于自身,那还何必痛心疾首地追认“失败”这个后妈呢?!
更何况,在电影这个风险系数可以用“变态”去形容的行业里,失败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内地还是香港,无数个折戟沉沙和阴沟翻船的例子就活生生地晒在看似明媚的阳光之下。在冷酷的现实中,2000-2004这五年,是冯氏贺岁喜剧用其不断增长的票房以及各种收益可观的贴片和植入广告维持了这家民营公司的生存,并使公司得以健康迅速地成长。如果冯小刚的电影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任何一次票房失败,都有可能导致华谊兄弟遭到重创,以至于被迫退出电影业。今天华谊兄弟成为民营影视娱乐公司里的翘楚,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肯定还会有人提出“时机”和“运气”这两种解释,但就如同冯小刚创作的前三部贺岁片一样,当它们大受欢迎、再三创造国产电影票房佳绩的时候,还能用生搬硬套的“偶然因素”去分析其中的玄机吗?
在2004年之前,华谊兄弟与中影集团(北影厂)、哥伦比亚公司展开过长期的合作。对于华谊而言,后两者既是合作伙伴,也是供其学习借鉴的对象。如果我们留心一下王忠军在1998-2004年这六年多时光里的经历,能发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就和冯小刚当初由美工转入到导演这个过程类似,王忠军的制片人业务也是一路“边学边练”得来的。“临阵磨枪、摸爬滚打”,都属于“野路子”出身--这个实在有几分幽默感的巧合,也应该算是他们两个人身上的一个相似之处了吧。
1998年前那个对电影运作一窍不通就勇猛地一头跳进去的广告公司老板,在六年多之后已经成为内地最有活力的民营影视娱乐公司的领导者,在熟悉相关业务的同时还对中国电影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持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解和见解。大致在2004年秋季举办的一个论坛和次年初的电影导演协会上,我注意到王忠军的两次发言,其谈吐已经颇为行家,用一句行话说,他很有“范儿”了。必须承认,大王总的这种进步很显著,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学习能力的确值得一提。
由王忠军的例子来看,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可以称得上检验学习能力的准绳了吧。
就在这个阶段里面,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明,而且这一点在过去媒体对华谊兄弟的各种报道和介绍中,几乎是没有触及的地方:与国有老字号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不仅让华谊兄弟汲取了必要的生存经验,还是一个笼络专业人才的机会。
现在华谊兄弟重要的高层智囊人物、长期负责剧本审查和影片监制的台湾导演陈国富,就是原先在哥伦比亚公司供职,在两家公司的合作过程中与王氏兄弟和冯小刚互相结识,并于2004年之后正式加盟华谊兄弟的。就在同一时期内,哥伦比亚公司的另一位中方实力人物、资深顾问和著名电影导演--何平,也为哥伦比亚与华谊兄弟的牵线搭桥和顺畅合作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发挥出显著的作用。
颇有谦谦儒雅之风的何平不仅是中国电影界里少有的“学者型”导演,还称得上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博学家。2003年,由他执导的古装动作片《天地英雄》就是由华谊兄弟太合和哥伦比亚两家公司联合投资制作的。虽然在2004年之后,何平没有像陈国富那样加盟华谊兄弟,但其依然为这家公司早期的成长起到过直接和间接的辅助作用。
何平没能成为华谊兄弟的一分子,陈国富也没有从创业板上市公司里分得一丝一毫的股份。他们的名气似乎也不如冯小刚、张纪中和如今华谊兄弟旗下的那些知名艺人,但像何、陈这种“军师”型人才在幕后的出谋献策,是王忠军不能忽视的。